武俠世界中,一個人的武功配置越強,實力就越強,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多數人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實戰中的臨機應變能力。
金庸筆下可不乏低配高能的人,比如早年間的楊過武功只算二流,但他卻能憑借一招平平無奇的「手揮五弦」讓歐陽鋒瞬間勁力全無,完成了以下克上。
然而有人低配高能,就有人高配低能,《倚天屠龍記》中的主角張無忌就常被人詬病「武功配置極佳,實戰能力卻一般」,書中他三次闖那少林三渡擺下的金剛伏魔圈都以失敗告終,若將闖陣之人換成「射雕三部曲」的靈魂人物郭靖,是否結果會不一樣?
盡管金庸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提到過「張無忌是全書最強主角」一類的說法,但采訪屬于快問快答,他這答案或許是不假思索給出的,再加上當時也沒說是武功配置最佳還是實戰能力最佳,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金庸之所以捧張無忌,多半是因為張無忌的武功配置出眾,而非實戰能力。
(張無忌劇照)
論武功配置,全書的確是沒幾個人能與張無忌相提并論,可以說他是在內功外功兩個方面都達到了極致,九陽神功是一門能夠提供源源不斷內力的神功,而乾坤大挪移、太極以及圣火令則在外功方面無與倫比。
從進攻與防守的角度來看,那九陽神功提供的充沛內力甚至能讓他體外形成一道屏障,即便達不到掃地僧那般境界,卻也足以讓他抵擋武林中絕大多數高手的進攻,至于進攻端,乾坤大挪移與太極都是借力打力的神功,可謂「遇強則強」,那圣火令邪功更是詭異莫測,無論怎麼看,張無忌的武功配置都趨近完美。
但他三次闖那金剛伏魔圈都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闖陣時,他尚且不熟悉對方的武功路數,所以以一敵三能夠不被對方擒下已實屬不易,不過也正是在此一戰,張無忌首次感受到了九陽神功提供的內力居然有些后繼乏力之感。
第二次闖陣時,他自知以一敵三不可取,于是邀上了楊逍以及鷹王助陣,奈何對方三者是心意合一,張無忌一方的三人卻是各自為戰,配合不夠默契,所以不僅沒能破陣,還讓年邁的鷹王丟了性命。
(渡厄劇照)
第三次闖陣,張無忌結合了前兩次的經驗,找來了更厲害的幫手周芷若,奈何周芷若心懷鬼胎,并沒有要幫他的意思,甚至在他危難之際還有心加害他,若非黃衫女子出手,只怕張無忌要死在此戰之中。
可以說張無忌是頂著頂尖配置,打出了二流的戰績,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的三個對手,少林三渡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存在?
三渡在《倚天屠龍記》中是作為最后的「守關敵人」登場,從賬面實力來看,他們自然是超一流水準,但其實結合金庸的整個武俠世界觀設定來看,三渡的境界其實高不到哪去。
《天龍八部》中,掃地僧說過這麼一段話:「本寺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厲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
這道理本寺僧人卻也并非人人皆知,一個人武功越練越高之后,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會受到障礙。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方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諸般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掃地僧、鳩摩智劇照)
在掃地僧的理念中,武功越高的人,反而越慈悲,而三渡的出招兇狠異常,都是奔著弄死敵人去的,顯然就不夠慈悲。
事實上當他們提及陽頂天時,他們的態度也證明了他們的境界不高:「黃臉老僧道:‘自然識得。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余年的枯禪?
’這幾句話說得平平淡淡,但其中所含的沉痛和怨毒顯然既深且巨。」
(陽頂天劇照)
從這里來看,三渡這幾十年的禪是白念了,一點兒高僧的樣子都沒有,內心滿是仇怨,而這就是突破口,結合郭靖的境界和武功配置來看,要贏三渡可能并不難。
首先看郭靖的境界,當年他與周伯通一同被困在桃花島時,周伯通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過這麼一番話。
原著道:「師哥當年說我學武的天資聰明,又樂此而不疲,但一來過于著迷,二來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就算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當時我聽了不信,心想學武自管學武,那是拳腳兵刃上的功夫,跟氣度識見又有什麼干系?這十多年來,卻不由得我不信了。
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師哥已經逝世,否則他見到你一定喜歡。」
從境界來看,郭靖是要高于三渡的,他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救世濟人的胸懷,更不用說后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憂國憂民的大俠。
還得回歸武功水平本身,郭靖的武功配置其實不亞于張無忌,但金庸已借張無忌證明了光看配置是毫無意義的,還得看實戰水平。
(郭靖劇照)
至少在筆者看來,郭靖的實戰水平是遠勝于張無忌的,至少他在書中的諸多對決中都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那種臨機應變的能力是張無忌所缺乏的。
比如蒙古軍營一戰,他面對蒙古群雄的圍攻,固然他武功極高,也難免「雙拳難敵四手」,可你看他是如何化解危機的?
原著道:「金輪法王的武功與郭靖本在伯仲之間,郭靖雖然屢得奇遇,但法王比大了二十歲年紀,也即多了二十年的功力,二人若是單打獨斗,非到千招之外,難分勝敗,再加上瀟湘子和尼摩星兩個一流好手相助,法王本來不難取勝,
只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實在威力太強,兼之他在掌法之中雜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陣的陣法,斗到分際,身形穿插來去,一個人竟似化身為七人一般;又因他一上來便將尹克西打傷,這一下先聲奪人,敵對的三人先求自保,不敢放手攻擊,是以雖然以三敵一,也只打了個平手。」
(郭靖、黃蓉劇照)
郭靖以一己之力將「以一敵三」的局面變成了「以七敵三」,當然,他沒有真的找來六個幫手,而是憑借極快的身法形成了六個殘影一般,一人居然就能使出天罡北斗陣,這是何等強大的實戰能力?
所以無論是論境界還是比實戰能力,郭靖都絕不在三渡之下,他若去闖陣,勝算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