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武林充滿了爾虞我詐,想在這個血雨腥風的江湖世界里占得一席之地,就要盡可能地提升自己的武學修為。因此,當包羅萬象的《九陰真經》橫空出世時,江湖群雄為此爭得頭破血流,還促成了第一屆華山論劍的召開。
隨著后起之秀郭靖的崛起,他和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又在華山絕頂舉行了第二屆比武論劍。此時郭靖的武功有了質的飛躍,但歐陽鋒憑借逆轉經脈之法的出其不意,接連挫敗了群雄,成了繼王重陽之后的天下第一。
到了神雕時代,蒙古大軍兵臨城下,整個中原岌岌可危,群雄已經沒有心思和精力再到華山一決雌雄。
長江后浪推前浪。36歲的楊過練成了獨孤求敗的玄鐵劍法,他又在海邊參悟武學從而自創了黯然銷魂掌。數月之后,楊過擊敗金輪法王救出了被劫持的郭襄,他還甩出三粒飛石,打死了蒙古的大汗蒙哥。
蒙哥一死,群龍無首的蒙古大軍頓時一潰千里,整整13年不敢再踏進中原武林。凱旋歸來的群雄來到了華山之巔,在黃蓉的口頭論劍下,誕生了以周伯通為首的東邪西狂、南僧北俠。
周伯通當選新五絕之首,代表他的武功修為當世無敵了麼?對于周伯通的「天下第一」,黃藥師是這麼說的。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泊,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這樣看來,周伯通能成為天下第一高手并非說他武功有多強,而是因為周伯通淡泊名利、空空蕩蕩,群雄佩服周伯通超凡脫俗的心態,這才推他做了新五絕之首。
倘若郭靖放開手腳和周伯通大打出手會如何?二人是斗個旗鼓相當,還是高下立判?
金庸對于武俠世界的設定就是,修煉者的年紀越大,他的內功就越高。但是由于年老體衰,前輩高人的體力和精力也會有所下降。
第三次華山論劍之時,周伯通雖在百花谷吃了不少的茯苓、蜂蜜,周伯通的須發也逐漸變黑,但他終究是一個幾近百歲之人。如果周伯通和對手死斗的話,速戰速決是最好的,一旦進入了持久戰,周伯通體力不足的弱點就會慢慢地顯露出來。
再看郭靖,楊過十幾歲的時候,郭靖大概三十多歲。在楊過36歲大戰襄陽城的時候,郭靖還不到60歲。
50多歲對于常人來說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但習武之人卻是例外。比如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等人,他們50多歲的時候依舊在江湖里闖蕩,這個年紀對他們來說好似「壯年期」,只會越戰越勇。
至于內功,周伯通比郭靖多練了幾十年,但郭靖有全套九陰真經的加持輔助,二人若拼比內力的話,短時間內勢均力敵,但一進入持久戰,周伯通會漸漸不支。
這也能解釋,楊過若和周伯通在百花谷繼續纏斗下去的話,會出現一死一傷的局面。
讓郭靖和周伯通對決,就一定要比一比左右互搏之術,畢竟這門武功都是二人的拿手絕技。
周伯通是左右互搏之術的創始人,但縱觀《射雕三部曲》來看,似乎郭靖將左右互搏之術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
郭靖的雙手不僅能同時打出兩招降龍十八掌,他還在實戰中不斷磨煉,打出的招數在半途中可以快速更換。因此對手打出一招的同時,郭靖的雙手可以接連變化四招。
單從左右互搏之術上來看,郭靖明顯已經超過了周伯通。
周伯通乃王重陽的師弟,他的全真派武學必定爐火純青、隨心所欲。
郭靖在少年時期就邂逅了馬鈺,從而學會了全真教的呼吸吐納之法。此外,郭靖還將天罡北斗陣加以利用,就算自己孑然一人,也可以腳踩陣法做到以一化七。
在神雕時代,郭靖就曾用過天罡北斗陣配合降龍十八掌在蒙古大營大放異彩,以一人之力大戰金輪法王、蒙古三杰。
周伯通對全真派武學顯然比郭靖嫻熟,但這門「以一化七」的用法,周伯通卻沒有學會。
郭靖學了全套的《九陰真經》,在多年早晚不輟的勤學苦練之下,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已經能和九陰真經融合在一起,達到了剛柔并濟的至高境界。郭靖打出的降龍十八掌看似樸實無華,但掌勁中夾雜了13道后勁,勁力一道勝過一道,重重疊疊、無堅不摧。
周伯通自創的空明拳雖然能夠以柔克剛,但他只會部分的九陰真經。同時,周伯通也沒有將空明拳和九陰真經里的武功融會貫通在一塊。
綜上看來,不管是年齡內功、武功配置,還是武學領悟,周伯通顯然都差了郭靖一截。如果郭靖和周伯通放開手腳大打出手的話,敗下陣來的話想必是周伯通了。
各位大俠,您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