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在報刊或雜志上追連載故事的經歷?相信對于如今的一些孩子而言,應該不會陌生,因為當下就有不少漫畫作品是以連載的形式發表的,對于讀者而言,追連載是一種幸福又痛苦的事。
幸福是因為每一期都能看到全新的劇情,而痛苦自然是因為每次讀完之后就開始期待下一期,而且那種期待感會隨著每多看一期又多上幾分,因為連載作品都有一類通病,即「不斷制造懸念」,作者為了吸引讀者,總會不斷挖坑,至于后期是否能填上,那便只能看「緣分」了。
(張無忌、趙敏劇照)
而金庸早期的故事也是以連載的形式發表在報刊上,也正因為如此,那個版本的故事也存在些許漏洞,比如《倚天屠龍記》中,有位高手直至故事完結也沒被金庸發現寫漏了,以至于故事存在些許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算是十分完整的,事實上金庸的每一部作品都算得上是有頭有尾,十分完整,但同時金庸也留下了些許可拓展性。
比如《倚天屠龍記》末尾,張無忌後來的選擇就顯得十分耐人尋味,盡管他已經決心要與趙敏一同歸隱蒙古大漠,但他這人向來優柔寡斷,他的「決定」也隨時有可能因為種種意外而被改變,當年他也答應要娶周芷若,不就因為趙敏的攪局而做出了悔婚之舉嗎?
而書末之時,金庸也的確是留下了一些懸念,他是這麼說的:「張無忌最后與趙敏前往蒙古,從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現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趙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為了明教而不得不獨自回中土辦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離……世事主要是人為的,而張無忌只記得別人對他的好處,于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愛……」
(張無忌、趙敏、周芷若劇照)
但很明顯,這也只是圍繞張無忌展開故事,書中哪還有什麼其他角色的故事沒被交代清楚?甚至「寫漏」了哪個角色?其實很簡單,那是一位丐幫幫主。
丐幫可以說是金庸武俠世界觀里比較重要的一個幫派組織,歷代丐幫都是高手如云,尤其是歷代幫主都是武林中是一流高手,不過倚天時代的丐幫幫主似乎沒這個能力。
可你要真這麼認為的話,或許就錯了,我先問你,倚天時代的丐幫幫主是誰?史火龍?這答案自然是正確的,卻又不全對,如果只有史火龍的話,那麼他的確是「能力差」。
因為書中明確提到過:「到南宋末年,雖繼位幫主耶律齊得岳父郭靖傳授而學全,但此后丐幫歷任幫主,因根柢較欠,最多也只學到十四掌為止。史火龍所學到的共十二掌,他在二十余年之前,因苦練這門掌法時內力不濟,得了上半身癱瘓之癥。」
學個本幫絕學都能把自己學殘了,史火龍的確是草包一個,但倚天時代的另一位幫主卻不是如此,至少從書中的旁白來看,那位幫主的實力遠在史火龍之上,因為那人是足以與武當宋遠橋齊名的存在。
(史火龍女劇照)
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一回中,金庸就借武當七俠中的二哥俞蓮舟提到過這位幫主的大名:「俞蓮舟見他背上負了六只布袋,心想這是丐幫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干出這種卑污行逕來?何況丐幫素來行事仁義,他們幫主耶律淵如又和大師哥宋遠橋是極好的朋友,這事可真奇了。」
從俞蓮舟這番話來看,耶律淵如應該是位性格豪爽的大俠,而且實力不低,可就是這麼一位前期鋪墊的角色,后期直接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那草包史火龍,顯然這就是金庸在連載過程中犯下的筆誤了,後來的他一定是忘了自己在初期已經設定過一位丐幫幫主,不過這會對劇情造成什麼影響呢?
答案很簡單,讓黃衫女失去了丈夫。
你可能會納悶,耶律淵如這個角色沒了,為何會與黃衫女子產生關聯?
很簡單,咱不妨捋一捋黃衫女出現的原因,其實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黃衫女子的出現也是沒有任何鋪墊的,就如同《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一樣,即便她是楊過的后人,但她也犯不著為了丐幫出手。
(耶律齊、郭芙劇照)
是的,黃衫女第一次出手時,明面上是為張無忌解圍,其實她是在幫丐幫,她的出現,完全是因為史夫人跑去活死人墓找她。
書中是這麼說的:「黃衫女子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史夫人中了成昆一指‘幻陰指’,傷勢不輕,長途跋涉來到舍下,已奄奄一息,今后是否能夠痊可,那也……那也難說。’執法長老恨恨地道:‘這成昆不知跟老幫主有何仇怨,竟爾下此毒手?’」
你看,史夫人在受傷之后,為何會選擇跑去古墓派求助?這明顯是史火龍讓她去的,可理由是什麼?古墓派的人向來冷若冰霜,也不愛管閑事,自然沒理由插手其他門派的事,但黃衫女說過一句話,十分耐人尋味。
當陳友諒問她為何要插手丐幫之事時,她是這麼說的:「跟你們有什麼淵源?我只跟這根打狗棒有些淵源。」
(黃衫女劇照)
而打狗棒是丐幫幫主的象征,對于丐幫幫眾而言,見打狗棒就如見幫主,畢竟丐幫幫眾多達數十萬,一般的幫眾哪里知道誰是幫主?所以只能以打狗棒作為幫主的象征,換言之,一般人想見還見不到,畢竟那可是幫主的貼身物品,那黃衫女子為何會與打狗棒有淵源?只有一種解釋,她與耶律淵如的關系不一般,二人極有可能是夫妻
這是合理的,畢竟黃衫女子是楊家的后人,而耶律淵如也算是郭靖的外孫,二者也可以算是延續了郭楊兩家的緣分,如此一來,史夫人前去投奔古墓派就合情合理了。
不過很遺憾,金庸後來似乎并沒有打算將耶律淵如這個角色的故事圓回來,而是將錯就錯,直接在後來的版本中將這個角色給刪除了,耶律淵如的故事就永遠的成了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