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都有類似的通病,比如「格局小」就是其中最大的問題,有的故事甚至從頭到尾都是圍繞著幾個角色展開,江湖、武林的廣闊根本沒體現出來,自然會給讀者留下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其主舞台無非就是中原地區。
而金庸則用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描繪出了一個更為龐大的世界,所以他的故事中也有不少「外國」高手,那些人中甚至有不少比中原高手還厲害的強者,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九位。
段譽是《天龍八部》一書中的第一主角,很難想象,金庸居然會讓一個「外國人」來當主角,當然,你可能會提出質疑,大理算是「外國」嗎?以如今的眼光來看自然不是,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除了大宋之外,其他的勢力自然都是「外國」,所以當時的大理世子段譽相對于中原群雄而言自然是外國人了。
(段譽、鐘靈劇照)
作為第一主角,書中的大部分劇情都是圍繞段譽展開,盡管蕭峰、虛竹也有十分傳奇的經歷,他們二人在正篇故事中展現出的實力是高于段譽的,但論潛力,段譽卻是最高的,就因為他擁有北冥神功。
那北冥神功能夠助段譽從他人身上吸走內力,只要他樂意,他能擁有無上限的內力,其實在宋遼大戰之時,金庸已明確提到段譽的內力已達「震古爍今」的程度,可見其實力之高。
蕭遠山和慕容博是《天龍八部》中種種陰謀的締造者,當然,慕容博才是罪魁禍首,當年的蕭遠山還算是個受害者,可他在三十年間的所作所為已然讓他從一個受害者轉變為加害者。
(慕容博劇照)
蕭遠山當年在雁門關一戰力挫中原二十多位高手,自己卻能夠全身而退,足見當年的他幾乎是可以被視為「天下第一高手」,而慕容博與他實力相當,所以二人不相上下。
他們一個是契丹人,一個是鮮卑人,以中原王朝子民的視角來看,他們自然也是外國人。
鳩摩智比段譽強?開什麼玩笑?或許有人會提出諸如此類的質疑,可你若是讀過原著的話就會知道這就是事實。
盡管后來的鳩摩智的確是在西夏枯井一戰中被段譽吸走了畢生功力,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大徹大悟,放下習武的執念,但很明顯,那是一場意外,當時的鳩摩智已然走火入魔,再加上被王語嫣誤打誤撞地咬到了曲池穴,他的內力才在瞬間涌入段譽體內,成就了段譽。
(鳩摩智劇照)
換言之,若沒有王語嫣的歪打正著之舉,她和段譽怕早已與鳩摩智一同死在枯井之中,正常狀態下的段譽是遠不及鳩摩智的,畢竟作為吐蕃國師的明王已是身經百戰的高手,而段譽只是個愣頭青,二者在戰斗經驗上也不是一個級別的。
讀過《天龍八部》原著的人都知道,站在這個時代武林之巔的人是「一僧、二掛、三老、四絕」,其中四絕指的便是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以及蕭峰,前面三人都已上榜,蕭峰怎能不上。
不過蕭峰比他們三人強在哪里?在筆者看來就在于蕭峰這人殺伐果斷,一旦進入戰斗狀態,管你是誰,先殺了再說,這一點從聚賢莊一戰就能看出來,當時殺紅眼的蕭峰甚至連昔日舊友奚長老也毫不留情,直接殺之。
(蕭峰劇照)
而蕭峰也是書中唯一一位將掃地僧打得破了防的人,而鳩摩智的殺招則被掃地僧攔了下來,足以證明蕭峰更勝一籌。
《神雕俠侶》中的反派金輪法王有堪比五絕的實力,他的實力固然不弱,但相對于本文提到的這幾位高手卻是遜色了不少。
不過金庸卻是借金輪法王引出了一位前輩高人,那人便是蓮花生。
「十六年后」的金輪法王已將龍象般若功修煉至第十層,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十龍十象之力,每一擊都重達千斤,周伯通也不敢硬接,但且不說龍象般若功還有三層更高的境界,而且在龍象般若功之上,還有一門更厲害的武功,其名為「無上瑜伽密乘」,金輪法王曾對郭襄說過,自己若有條件學無上瑜伽密乘的話,就絕不會浪費功夫去學龍象般若功,足見那門神功有多精妙,而其創作者即是蓮花生。
達摩祖師是少林派的祖師爺,但在多數人看來,達摩甚至可以被視為中原武林之祖,不過這得分版本來說。
(達摩劇照)
連載版中的達摩的確配得上「中原武林之祖」的稱號,因為那個版本中的達摩不僅創出了少林七十二絕技,甚至就連《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兩本絕世秘籍也是由他所創,原著是這麼說的:「
當年達摩祖師手著九陰真經,九陽真經兩部武學奇書,一陰一陽,兩部書中的武功相輔相成,相生相克,不分高下。」
但后來這一設定被刪改,達摩傳下的也只是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所以他是被削弱了,但毋庸置疑,達摩祖師在金庸武俠世界觀里仍是最頂尖的高手。
與達摩祖師一樣,山中老人霍山也是一位從未登場過的高手,不過這人的實力恐怕還在達摩之上,就因為這人足夠陰險毒辣,張無忌后來所學的那能夠改變習武之人心性的圣火令就是出自此魔頭之手。
(張無忌劇照)
關于山中老人,書中是這麼說的:「西域提起‘山中老人’霍山之名,無不心驚色變,其時西域各國君王喪生于山中老人手下者不計其數。
韓夫人言道,極西海外有一大國,叫做英格蘭,該國國王愛德華得罪了山中老人,為他遣人行刺。國王身中毒刃,幸得王后舍身救夫,吸去傷口中毒液,國王方得不死。霍山不顧舊日恩義,更遣人刺殺波斯首相尼若牟。首相臨死時口吟峨默詩句,便是這兩句‘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韓夫人又道,后來山中老人一派武功為波斯明教中人習得。波斯三使武功詭異古怪,料想便出于這山中老人。」
動輒殺死一國之君,這山中老人堪稱陰影中的殺手,讓人防不勝防。
金庸筆下所有的外國高手中,第一名其實是最沒懸念的,鮮卑高手「劍魔」獨孤求敗最有資格站在這個位置。
(獨孤求敗劇照)
很簡單,他的墓志銘就足以說明一切:「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除他之外,金庸筆下沒有任何一人做到「一生不敗」,就如他的名字一般,他當真是獨孤求敗,放眼金庸全書,也的確難有人能賜他一敗。
在金庸筆下的所有外國高手中,這九人排名前九應該是沒有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