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畫《神隱少女》當中有一句經典台詞,叫做「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的」,這不止是在隱喻消費時代,也道出了自然界的法則。
動畫《神隱少女》中的台詞畫面
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鳥,就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盡管吃素但因為太胖,所以常常被捉來熬油。
那麼,這種鳥到底是什麼鳥?人們都利用它的油脂來做什麼呢?
胖鳥大家應該見過不少,不過大部分鳥都是虛胖,比如與人類十分親近的小麻雀,它就只是看起來「圓滾滾」的。而在自然界當中,有一種叫做油夜鷹的鳥,它就是真的胖,身上的肉都是真的。
油夜鷹是一種肥胖的小鳥
油夜鷹又叫油鴟,它是油鴟科當中唯一的一個種,屬于南美洲特有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當中。
從外表來看,油鴟的個頭比較大,體長在41到48厘米左右,翅膀也很長,雙翼展開之后寬度能達到0.91米,腳比較小,喙強壯有力,在翅膀上和背部有白色的斑點。
這種鳥類的喙十分強壯有力
這種鳥一般會選擇晚上才出去覓食,白天都待在洞穴當中,不過它白天在洞穴中也不是只睡覺,而是會在洞穴深處飛行,一邊飛一邊發出尖利的叫聲,為黑乎乎的洞穴增添了一些恐怖的氣氛。
在夜晚出去覓食的時候,油鴟也會發出叫聲,并且它們的叫聲往往超過了100分貝。這就意味著,一大群油鴟一起發出聲音的時候,都能讓人們失聰。那麼,這些小家伙為什麼如此吵鬧呢?
原來,油鴟和蝙蝠一樣,需要依靠回聲定位來避開前方的障礙物。
回聲定位信號的綜合波形(上)和頻譜圖(下)
所以,它們在漆黑的環境中不斷地發出尖利的叫聲,其實是為了幫自己探路。不過,晚上在雨林中聽到這種尖利恐怖的叫聲,還是會讓人不寒而栗。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油鴟看上去很兇,嗓門也非常大,但它們可不是食肉的鳥類,而是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像牛油果、油棕果都是它們最喜愛的食物。
在Cueva del Guáchara地區被油鴟啃食的果實和種子的特征
當然,即使是吃素,它們也依舊將自己喂的很胖,畢竟這些果實當中的果肉中都富含大量的脂肪。就這樣,油鴟不僅將自己喂得胖乎乎的,就連幼鳥也喂得圓滾滾的,成為了森林當中「行走的油包」,備受人們青睞。
那麼,人們將其抓走之后會怎麼「處理」它們呢?這些鳥的油脂都有什麼用處?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油鴟往往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洞穴當中,按理來說在這里與人類的交集應該很少,但是大家忽視了居住在雨林中的土著。這些人在這里長期生活,很早就注意到了油鴟這種叫聲尖銳、身材很胖的鳥類,并且發現它們的體內富含油脂。
它們的體內含有豐富的油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油鴟的繁衍特質,所以
幼鳥體內的油脂含量要比成鳥更加豐富。因為在不會飛行只接受投食的那段時間里,幼鳥的體型會不斷變大,在缺少運動的情況下,它的體型甚至能達到成鳥的1.5倍左右。
正因如此,生活在雨林中的機智的土著,就盯上了油鴟的幼鳥。每當到了這種鳥繁殖的季節,他們就會循著油鴟尖利的叫聲,找到它們洞穴所處的位置。在進入洞穴之后,使用長長的桿子將鳥巢搗毀,這樣大量不會飛的幼鳥就會掉在地上,有的甚至會直接摔死。
油鴟喜居住在昏暗的洞穴里,人們常常直接「入洞行兇」
接下來,人們就會在洞穴當中點火,然后架起大鍋,將這些鳥丟進鍋里進行熬制。整個場面還是比較血腥的,但是這些無辜的幼鳥也無處可逃,即使它們的父母返回洞穴也只能用尖利的叫聲騷擾人類,本質上沒有太大的作用。
根據土著的描述,使用油鴟煉出來的油質量非常好,顏色是透明的,放在容器當中可以進行長期的存放。至于這些油脂的用處,也是相當多。
比如拿來點燈或者用來烹飪都可以,有時候他們甚至會直接將油鴟的尸體穿起來,然后用火點燃,將其當做火把的「火芯」,用來照明。當然,這在我們看來是相當殘忍的,因為畢竟是活物。
油鴟煉制出來的油可以當燈油
不過對于物資比較貧乏的當地人來說,油鴟就像是上天送給人們的禮物,所以每次去洞穴當中「絞殺」油鴟幼鳥的時候,他們都不會心慈手軟。好在土著并不多,并且油鴟的繁殖能力比較強,不然的話,這些「行走的油包」可能早就成為瀕危動物了。
當然,隨著當地人與外界的交流愈加頻繁,他們幾乎已經不使用油鴟來煉油了,而是找到了其他的替代品。
因此,這些胖乎乎的鳥,終于能夠安心的在雨林當中生活了。
油鴟的常年生活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人類使用動物來熬油并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發現了動物油脂的用處。
大家經常見到的動物油脂,應該就是牛油、豬油和羊油。
動物油脂中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
以豬油為例,一些地區會專門將其煉出來,然后放在容器當中,拿來炒菜或者煮面條。當然,不少人的童年記憶當中應該還有「豬油拌飯」這種美食,雖然聽起來不怎麼好吃,但味道確實十分讓人著迷。
除了會用這些家養的牲畜來煉油以外,人們從很早就發現了海洋中大量生物也富含油脂。以魚類為例,大部分魚的油脂都儲存在它們的肝臟當中,其中富含了棕櫚酸、甘油三酸酯等物質,人們將鯊魚、鱈魚捕撈上來以后,通過特殊的方法煉制,就煉出了「魚肝油」。
魚肝油常常被人們當作保健品食用
種魚肝油往往被人們當成保健品食用,因為其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對于防治夜盲、佝僂病等都有作用,不過味道確實是一言難盡。
不僅海洋中的魚類會被抓來煉油,就連哺乳動物也沒有被人們放過。像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鯨魚,它的脂肪含量也很高,所以在古代人們捕捉到這種龐然大物以后,就會使用它的皮下組織、內臟來煉油,然后制作成油燈來照明。
鯨魚的腦部有著大量的油脂肪
據說,使用鯨魚煉出來的油可以燃燒很久,所以古代也稱這種油燈為「長明燈」。後來,在進入工業時代以后,鯨魚的油脂就被用在工業領域了,比如說人們在煉鋼的時候,就會用鯨魚油當潤滑劑。
不過隨著鯨魚數量的不斷減少,并且成為保護動物之后,使用鯨魚來煉油也被明令禁止。目前世界范圍內,應該也就只有日本還在使用鯨魚煉油,畢竟他們從未停止捕鯨行動,在將大量的鯨魚殺死之后,肯定是會讓它們物盡其用的。
由此可見,人類用動物煉油這件事,其實是充滿殺戮,非常殘酷的。不論是此前慘遭迫害的油鴟,還是如今依舊身處囹圄的鯨魚,它們都受到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影響,很多時候只能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