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江湖世界向來充斥著刀光劍影,群雄為了提升自己的武學達到睥睨天下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每當有神功秘籍橫空出世,武林高手都會為此爭得頭破血流甚至大打出手。
數年前,江湖里誕生了一位武學奇才,此人名叫黃裳。因為得罪了明教,黃裳只能躲在密林里深居簡出。為了研究更高深的武學報仇雪恨,黃裳廢寢忘食40年,竟鉆研了一部包羅萬象的《九陰真經》。
黃裳走后,《九陰真經》一下子在江湖里掀起了軒然大波,各門各派爭先恐后都為了一窺經書里的奧義。
為了止息干戈,群雄約定在華山之巔比武論劍,誰能力挫群雄誰就能帶走《九陰真經》。歷經七天七夜的激烈對決,全真教的王重陽鶴立雞群,他帶走了經書還獲得了天下第一的稱號。
同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也開始在江湖里聲名鵲起,他們和中神通王重陽一起被江湖中人稱之為「五絕」。
五絕無疑是高手中的佼佼者,是一個時代的象征。然而王重陽施展了什麼神功擊敗了其他四絕?又是如何讓桀驁不馴的黃藥師、陰狠毒辣的歐陽鋒心服口服的?
對于這個問題,金庸并沒有在原文里詳細闡述,不過金庸卻借著歐陽鋒、洪七公等人的言行舉止又拋出另外一個問題。
原文寫道,武學中有言道:百日練刀、千日練槍、萬日練劍,劍法原最難精。武學之士功夫練至頂峰,往往精研劍術,那時各有各的絕招,不免難分軒輊。二十年前華山論劍,洪七公與歐陽鋒對余人的武功都甚欽佩,知道若憑劍術,難以勝過旁人,此后便均舍劍不用。洪七公改用隨身攜帶的竹棒,這是丐幫中歷代幫主相傳之物,質地柔韌,比單劍長了一尺。他是外家高手,武功純走剛猛的路子,使上這兵器卻是剛中有柔,威力更增。
可見在金庸的設定之下,劍法超越了刀法、槍法,是武林高手練到頂峰之際的「必修課」。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顯然都使出了劍術,不過對他們而言,王重陽的劍法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這才讓四絕放棄劍法,改用別的武功試圖和王重陽一決雌雄。
縱觀《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王重陽的全真劍法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特別是當林朝英冥思苦想鉆研出來了玉女劍法之后,全真劍法更是被古墓派處處針對,淪為一門二流武功。
既然如此,洪七公等人為何不敢在王重陽面前拼比劍法?有一種可能就是,王重陽還私藏了一門得天獨厚的劍法。
在神雕時代,斷臂的楊過曾跟著雕兄走進了劍冢,發現了獨孤求敗的埋骨之處。在撥開一堆亂石之后,楊過發現了獨孤求敗刻下來的諸多事跡,其中就有這麼一段話:「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楊過還通過雕兄的年齡推斷出,獨孤求敗是生活在6、70年前的人物。通過這條線索深挖細掘,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當年獨孤求敗誤傷的那位義士非常有可能就是王重陽。
1、王重陽曾為了抗擊金人殫精竭力,將他稱呼為「義士」不為過。
2、王重陽的先天功登峰造極,又深諳道家的養生之法,卻因為舊疾復發,不到60歲就駕鶴西去。
可以預見的是,獨孤求敗為了尋求高手四處挑戰,他和王重陽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打斗。獨孤求敗雖然打傷了王重陽,卻在得知了王重陽的真實身份之后追悔莫及。除了將紫薇軟劍拋入深谷,獨孤求敗還將獨孤九劍傳給了王重陽以表歉意。
這樣的推測符不符合金庸的原文設定?其實,《笑傲江湖》已經給出了答案。
當年楊過在獨孤求敗的劍冢里一番尋找,只拿走了一把玄鐵重劍。也就是說,獨孤求敗的劍冢里并沒有獨孤九劍的劍譜。
奇怪的是,數百年之后,華山派的風清揚卻有全套的獨孤九劍劍譜,如數家珍的他講解了劍法的奧妙之處,并將破劍式、破掌式、破氣式等秘訣盡數傳給了令狐沖。
風清揚如何得來的獨孤九劍?我們看一看華山派的開山鼻祖是誰就知道答案了,此人正是郝大通。
眾所周知,郝大通原是王重陽的弟子。如果郝大通無意在全真教的密室里發現了王重陽留下來的獨孤九劍,并以此作為根基從而另起爐灶的話,是不是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如果金庸能將這一段隱藏劇情展開來寫的話,恐怕又是一部經典的武俠作品了。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