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充斥著爾虞我詐,比如《天龍八部》中那「南慕容」慕容復是與「北喬峰」蕭峰齊名,可蕭峰是個正道俠士,慕容復卻是卑鄙小人,從實力上來看,二人也相差甚遠,可見江湖傳言不可信。
而某些武林高手的外號也同樣存在迷惑性,是不可信的,比如「赤練仙子」李莫愁,「星宿老仙」丁春秋,乍一聽還以為是什麼正道高人,結果都是魔頭,而本文要提到的那十四位高手卻與他們相反。
這十四人是聽外號像是邪魔外道,然而一個個卻都是在正道俠士。
不得不佩服金庸塑造角色的能力,獨孤求敗就堪稱金庸筆下最經典的角色之一,這個角色的經典之處就在于他從未在金庸任何一部作品中正式登場,卻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原因只有一個,就在于他足夠強。
(獨孤求敗劇照)
獨孤求敗自詡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未嘗一敗,要知道金庸十四部作品中,也就他這麼一位高手達成過這般成就,不過獨孤求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他外號「劍魔」,的確是很容易讓人將他與邪魔外道聯系在一起,不過那個「魔」字不過是形容他習武成癡而已,如同著了魔一般,并不是說他有多壞,其實他的為人從他刻在劍冢中的墓志銘也能看出來。
原著道:「縱橫江湖三十余載,除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其實從這里來看,獨孤求敗對于英雄和惡人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事實上從他刻在紫薇軟劍旁的文字也能看出這一點,他在誤傷義士后還會懊惱棄劍,足見他人品極佳,而對于武林中的惡人,他向來都是痛下狠手的。
所以獨孤求敗雖以「劍魔」為外號,卻并非魔頭,而是一位劍俠。
相對于獨孤求敗而言,《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滅絕師太則不那麼受歡迎。
很難想象一個正派之人會以「滅絕」為名,這名字自然會讓人將她與「心狠手辣」聯系在一起,事實上滅絕師太也的確是個狠心之人,她曾對自己的弟子紀曉芙痛下狠手,但從道義上來說,的確是紀曉芙有錯在先,她除掉魔教中人,自然是壞了門規,滅絕師太懲罰她是沒有問題的。
(滅絕師太劇照)
整體而言,滅絕師太的確是不近人情,但她始終沒有背離正道,直至老去,也不肯與魔教之人有任何交集,只能說她是個不近人情的正道人士。
無塵道長應該算是紅花會中實力最頂尖的高手,他出手迅捷無比,能夠在霎時間刺出四五劍,令人防不勝防,要知道他和楊過一樣,也是獨臂之人,能夠將武功修煉到如此境界已是不易。
(道人劇照)
而他那「追魂奪命劍」的外號則容易讓人誤會,的確不像是個正道俠士該有的外號,不過事實上他也不是純粹的俠士,確切地說,他應該算是義士,只是與「邪魔外道」也不沾邊。
五絕之中,黃藥師的外號是最具迷惑性的,北丐就是個老乞丐,南帝就是大理皇帝,西毒就是個擅長用毒的魔頭,唯獨他這「東邪」不似這外號表面那般「邪」。
黃藥師的確是個「邪派」之人,不過他的「邪」卻也不是「邪惡」,只是不拘世俗禮法。
其實多數人有所不知,黃藥師早年間還有另一個外號,原著道:「那時師父的武功已經很高,又怎捕捉得到他。就這樣,師父的名頭在江湖上非常響亮,因為他非圣毀祖,謗罵朝廷,肆無忌憚,說的是老百姓心里想說卻不敢說的話,于是他在江湖上得了個‘邪怪大俠’的名號。」
(黃藥師劇照)
老百姓將黃藥師視為「邪怪大俠」,一個「俠」字便足以證明黃藥師的為人如何。
事實上讀過《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的人都該知道黃藥師的確是個正道俠士,除了性格古怪了一點之外,他的人生并沒有什麼污點,后來在女婿郭靖守衛襄陽時,他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在排兵布陣方面,幫了郭靖大忙。
最后要提到的則是一個組合,他們便是《神雕俠侶》中登場的西山一窟鬼。
從表明來看,「西山一窟鬼」這名號理所當然的會被視為邪魔外道,這組織中的十人也的確是以「鬼」為外號。
他們分別是「長須鬼」、「大頭鬼」、「煞神鬼」、「無常鬼」、「喪門鬼」、「笑臉鬼」、「催命鬼」、「吊4鬼」、「俏鬼」、「討債鬼」,如果說笑臉鬼、俏鬼聽起來還不那麼滲人,那諸如喪門鬼、無常鬼、催命鬼、吊死鬼這些外號就完全不像正派了,事實上這幫人一開始作為公孫止的手下也的確并非正派,不過在「十六年后」的劇情中,他們被楊過收服之后便逐漸走上了正道。
(長須鬼劇照)
楊過在解決了西山一窟鬼與史家兄弟的矛盾之后,他們都成了楊過的小弟,從此跟隨楊過在武林中行俠仗義,后來楊過在準備郭襄的生日禮物時,西山一窟鬼的人也參與突襲蒙古軍營的任務,可以說他們也為大宋立下了汗馬功勞,即便曾經走過彎路,如今也已經重歸正軌了,算是正道俠士。
后來其中的「長須鬼」樊一翁還為了保護郭襄而與金輪法王對決,繼而被金輪法王除掉,著實可憐。
其實這些身為正道俠士的高手會給自己起看起來像惡人的外號也不難理解,畢竟江湖險惡,若不把自己包裝得如同兇神惡煞一般,難免被人欺負,那麼除了這十四人之外,金庸筆下還有哪些高手的外號與人設截然相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