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故事總給人一種氣勢恢宏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故事中融入了歷史背景、歷史事件,也在于他對世界觀的塑造,他會在主線劇情之外設置一些支線人物,用以擴充世界觀,那種點到為止的寫法無疑最容易勾起讀者的好奇心。
比如「劍魔」獨孤求敗這個角色就令人神往,盡管他從未正式登場,但他那一生不敗的戰績便足以讓他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過讓人納悶的也正是金庸對于獨孤求敗這個角色的安排,既然他那麼強,為何金庸始終沒讓他登場呢?或許能從《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這個角色身上找到答案。
(劍客劇照)
當年慕容復正式登場之前,書中也有少鋪墊,那「南慕容」是與「北喬峰」齊名,可當他實際登場之后,其形象卻瞬間崩塌,獨孤求敗是否也面臨著同樣的風險?因為根據楊過的推測,這位劍魔所處的時代是在《天龍八部》結束到《射雕英雄傳》開篇之間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就有五位高手是極難輸給劍魔的。
「天龍二掛」指的便是《天龍八部》中的主角段譽與虛竹,由于這兩人習武的經歷著實是過于離譜,宛如開了掛一般,因此而得「天龍二掛」之名。
不過很明顯,段譽和虛竹在主線劇情中尚未達到巔峰狀態,尤其是段譽,他直至書末也不能說完美地駕馭了自己所學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以及六脈神劍,不過關于二人的水平,金庸也在宋遼大戰時借一句旁白給出了評價。
(虛竹劇照)
原文道:「這時虛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傳,又練了靈鷲宮石壁上武學的秘奧,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譽在得到鳩摩智的畢生修為后,內力之強,亦是震古爍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將士如何阻攔得住?」
這還只是青年時期的他們,虛竹「這時」便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段譽的內力更是震古爍今,試想再過得二三十年,到了后天龍時代,神功大成的「二掛」難道會輸給獨孤求敗?
其實段譽與虛竹可算不上是《天龍八部》中的天花板,甚至就連他們的兄長也算不上是第一高手,因為在他們之上還壓著一位近乎無解的存在,那人便是少林寺藏經閣中的掃地老僧。
掃地僧自登場時起便已是個老者的形象,且不知他具體多少歲了,但從他在藏經閣面對「天龍四絕」的表現來看,他沒有絲毫走下坡路的跡象,他的輕功甚至就連蕭峰也追趕不上。
(掃地僧劇照)
而書中那靈鷲宮尊主天山童姥則說過,一個內力深厚的人,若不主動散功便極難死去,掃地僧能硬吃蕭峰的降龍十八掌,還能將內力外放,于體外三尺之處形成一道無形的氣墻,無論是鳩摩智的無相劫指還是蕭峰的降龍十八掌都攔得住,可想而知這老僧內力之深厚,別說再活個二三十年,怕是四五十年也不成問題,獨孤求敗面對這位老僧,又有幾成勝算?
《射雕英雄傳》中,武林群雄以五絕為尊,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以及中神通這五人在武林中可以橫著走,可即便強如五絕,他們仍覬覦《九陰真經》中的精妙武學。
周伯通在回憶中提到,當年五絕在華山之巔是大戰了七天七夜才分出勝負,天下第一的名頭固然重要,但他們更在乎的自然是那《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劇照)
而《九陰真經》的創作者便是北宋大內文官黃裳,這人先是從道藏典籍中無師自通悟出了一身神功,后又在與明教群雄及武林其他門派的高手交手的過程中將敵人的武功記了下來,最終融會貫通,寫出了那本《九陰真經》。
那《九陰真經》算是天下武學總綱,通俗點說便是《武林百科全書》,其精妙程度不言而喻,黃裳能以一人之姿殺敗明教數位法王、使者之后全身而退,其實力可想而知,后期創出《九陰真經》的他更是世間難逢敵手。
金庸常在故事中表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觀點,黃裳留下的《九陰真經》自然是精妙的,他的武功在武學之上也合情合理,但他沒有與五絕交手的記錄,而本文要提到的第五位高手卻是直接贏過身為五絕之首的王重陽。
「射雕三部曲」中,除了那本《九陰真經》之外,還有一本在其基礎上創出的《九陽真經》,其作者便是被稱為「斗酒僧」的無名僧人。
在張無忌翻開《九陽真經》之后,這位未曾登場的高手躍然于紙上。
「他不說自己姓名出身,只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教創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觀《九陰真經》,雖深佩真經中所載武功精微奧妙,但一味崇揚「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于是在四卷梵文《楞伽經》的行縫之中,以中文寫下了自己所創的‘九陽真經’。」
(僧人劇照)
有人說斗酒僧未與王重陽比武,只是酒力勝過王重陽,武功未必高?這種想法過于天真。
重陽真人當年為何不惜鏖戰七天也要奪下《九陰真經》?正是擔心這經書落入心懷不軌之人手中,既然如此,他如何會以這經書為籌碼與人拼酒量?你酒量好,他就非得和你斗酒?我唱歌好聽,豈不是能用一首歌的時間征服王重陽?他也得答應和我比唱歌?顯然只有一種解釋,王重陽打不過這位僧人,只能以斗酒的方式體面地輸給對方。
而從斗酒僧遇上王重陽時已經有「為儒、為道、為僧」的經歷來看,這人的年齡只怕不小,所以他也應該是「后天龍時代」的人物,獨孤求敗又該如何應付這位高手?
如此看來,無論是虛竹、段譽還是掃地僧、黃裳、斗酒僧,哪一個看起來都不像是會輸給獨孤求敗的樣子,也正因為如此,金庸只有在不讓他登場的前提下,才能保全他的不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