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三部曲》涵蓋了《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三部武俠小說。在《射雕三部曲》裡,金庸將他自己虛構編撰的江湖故事和真實的歷史相結合,譜寫了一首盪氣迴腸的經典樂章。加上《射雕三部曲》跨度之大、流傳度之廣,無疑是金庸筆下極具特色的武俠巨作。
在《神雕俠侶》當中,楊過本是一個敏感偏激的問題少年,他可以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大武、小武在桃花島上以命相搏、大打出手。
隨著楊過慢慢長大,他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東邪黃藥師的彈指神通、西毒歐陽鋒的蛤蟆功、北丐洪七公的打狗棒法以及中神通王重陽的全真劍法、九陰真經。
即便楊過集百家之長,心懷鬼胎的他卻對楊康之死耿耿于懷,三番幾次要對郭靖痛下下手。然而,金庸卻借著郭靖的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深深震撼了楊過。
楊過也在郭靖的感染之下蛻變成一位揚善除惡的神雕大俠。
《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也一樣,即便他在10歲的時候親眼目睹父母慘死在自己面前,即便殷素素臨死前讓張無忌記住仇人的嘴臉。可當張無忌張大人成人,坐擁數門絕世武功的時候,他依舊以大局為重,將「驅逐韃虜、恢復漢室」作為宏願而奮鬥。
金庸曾說過,他認為張無忌是他筆下最強的男主角。從張無忌以寡敵眾的戰績上來看,無論是以一人之力化解了六大派圍剿光明頂的危機,還是沖入金剛伏魔圈,和少林三渡鬥了個昏天暗地,張無忌身懷的各門神功都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在張無忌大戰三渡的時候,金庸寫道:久鬥之下,三渡的臉色越漲越紅,他們心知肚明,只要再過得一兩個時辰,必是氣衰而敗。
反觀張無忌,他的九陽神功在太極拳練氣之法的加持之下能源源不絕地提供內力,張無忌竟是越鬥越勇。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讀者會知道,儘管張無忌在倚天時代所向披靡,但只要張三豐還沒有駕鶴仙去,他永遠不是倚天第一人。
可令人奇怪的是,早期的張無忌卻擔心張三豐被人活活打死,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原來,黑化的趙敏曾將少林、峨眉等門派一舉殲滅,還派出剛相假扮少林和尚上武當給張三豐「通風報信」。張三豐不知是計,正伸手要將剛相扶起之時。說時遲那時快,剛相竟猛地轟出般若掌打在了張三豐的小腹之上。
張三豐雖然輕輕一掌瞬間將其反殺,可還是身受重傷、口吐鮮血。
這個時候,趙敏帶著阿大、阿二、阿三三位頂尖高手登場,要張三豐指點一下武功。
一旁的張無忌不免惴惴不安:「太師父一百多歲的年紀,武學修為雖出神入化,但終究年老體衰, 萬一有個閃失,該如何是好?」
無獨有偶,就連白眉鷹王殷天正也表達了對張三豐的憂慮:「原來張真人曾受傷嘔血,卻不知是為何人所傷。他就算不傷,這麼大的年紀,怎能跟這等人比拼拳腳?」
由此可見,不僅年輕一輩的張無忌,就連老一輩的高手都認為張三豐很大可能被阿大活活打死。
要知道的是,當年張三豐帶著張無忌走上少室山的時候,少林寺竟嚇得瑟瑟發抖,他們擔心張三豐替張翠山報仇來了,竟率領寺內千余名武僧傾巢而出。
金庸的言外之意很明顯,僅僅憑藉張三豐一個人,就能撬動整個少林寺,放到整部「金書」來看,能有此境界者猶如鳳毛麟角。
此時的張三豐雖被剛相偷襲打傷,但張三豐拼盡全力依舊能收拾阿大等人。
可張無忌、白眉鷹王為何對張三豐信心不足、憂心忡忡呢?其實,早在12年前,江湖裡就沒了關于張三豐的傳說了。
那一年,恰逢張三豐百歲壽宴,不曾想到的是,從冰火島趕回來的張翠山一家子卻給江湖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少林、峨眉、崑崙等各門各派紛紛抱團取暖,他們一窩蜂地闖進武當山,為的就是要逼問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
原文寫道,江湖群豪當著張三豐的面趾高氣揚、囂張跋扈,少林寺的空智更是目中無人,氣急敗壞之下竟揚起手來,「波」的一聲,將武當派大殿的木桌打得木屑亂飛。
空智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對著張三豐吼道:「久聞張真人武功蓋世,不知道是否言過其實?今日斗膽請張真人賜教!」
金庸寫道,張三豐名動江湖70多年,當年和他動過手的高手早就一個個撒手歸西。張三豐的武功到底如何?誰都沒有親眼見過。
眼見空智出言不遜,群豪都不禁心道:「張三豐武功雖高,但百齡老人,精力已衰,未必擋得住少林三大神僧的聯手合力。」
金庸的言外之意很明顯,早在張三豐100歲的時候,江湖上就已經沒了他的傳說,只因張三豐壽元極長,他的武功修為到了何種境界?無人知曉。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