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江湖沒有任何律法可言,只要誰的武功能夠睥睨天下,誰就能在血雨腥風的武林里只手遮天、為所欲為。
因此,一旦有神功秘籍橫空出世,江湖群雄都會絞盡腦汁奪得秘籍,以便學成之后力挫群雄,達到稱霸武林的目的。
在射雕時代,《九陰真經》的悄然現身,頓時就在江湖里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為了一窺經書里的精妙武功,各門各派大打出手。群雄為此還在華山之巔比武論劍,以此誕生了以中神通王重陽為首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九陰真經》的風波看似告一段落了,但金庸的諸多著作都是融會貫通在一起的。根據原文的設定來看,《九陽真經》、《易筋經》、《獨孤九劍》也出現在射雕時代,以五絕為代表的武林高手為何沒有去搶奪秘籍?
答案很簡單。
《九陽真經》藏于《楞伽經》之中,雖然博大精深,但卻是無人知曉。《易筋經》則是少林寺的鎮寺之寶,少林寺臥虎藏龍,群雄哪敢打少林寺的主意?至于《獨孤九劍》更是神秘,楊過即使走進了獨孤求敗的劍冢翻箱倒柜,依舊沒有找到任何劍譜秘籍。
以上三門神功沒有在射雕時代引起紛爭可以理解,然而還有以下7門神功依舊無法得到很好的解釋。
《小無相功》是逍遙派的一門絕學,只要將其練成,就能催動天下武學。當年鳩摩智就是憑借一門《小無相功》模仿了少林寺的72絕技,不僅天龍寺,就連少林寺也差一點被鳩摩智一舉殲滅。
通過金庸晚年的舉動我們不難發現,他試圖將新修版的《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串聯起來。于是,讀者們能在《射雕英雄傳》里看到蕭峰的名字。但這樣也帶來了一個問題,虛竹的靈鷲宮為何在射雕時代銷聲匿跡?靈鷲宮垮台之后,《小無相功》為何沒有引起群雄的注意?
生4符是一門極其厲害的暗器,中者求生不得求4不能。當年虛竹在少室山的時候,就是憑借生4符擊敗了不可一世的丁春秋。如果能練成生4符這門神功,必定能在射雕時代大放異彩、所向披靡。
虛竹從天山童姥那里學了九式的天山六陽掌,然而天山六陽掌還有更多奧義招式,是虛竹從靈鷲宮石壁上發現的。
這門掌法威力驚人,還能化解生4符,如果將其練成,也能在射雕時代橫行無忌。
天山童姥曾說過,天下任何招數武功,都能自行化在這六路折梅手之中 。虛竹練成天山折梅手之后,只不過是牛刀小試,就憑借天山折梅手中的一招,將劍神卓不凡手中的長劍奪了過去。
這是天山童姥壓箱底的招牌絕技,練成這門神功之后,就能容顏不改、青春永駐,即使再艱澀難懂的武學,也可以憑借極長的壽元去耐心破解。
群雄若將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練成,不僅能夠成為武林至尊,恐怕還會白日飛升,納入仙班一族。
在金庸的設定之下,他筆下的明教源自于歷史中的食菜事魔教,早在唐朝時期,就從波斯傳到了中土。
到了射雕初期,明教的發展引起了宋徽宗的注意,他讓黃裳派兵圍剿明教。黃裳最后雖然寡不敵眾,但明教也被黃裳削弱了不少實力。此時江湖群雄為何不趁虛而入,將明教的《乾坤大挪移》納入囊中?
要知道,乾坤大挪移高深莫測,練成之后能一法通萬法,還能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至。
按照《笑傲江湖》里方證大師的說法,《葵花寶典》已經在江湖里流傳了三百多年。
以笑傲時代所處的明朝往前推三百多年,不就是以南宋為背景的射雕時代麼?
《葵花寶典》雖然需要修煉者自宮練劍,但練成之后神功大漲、判若兩人。好比岳不群和林平之,他們起初耗費心血依舊不能躋身一流高手之列。在練成劍法之后,二人都好似脫胎換骨,在江湖里為所欲為、橫行無忌。
這部極端又厲害的秘籍,為何沒能在射雕時代引發沖突?
我們知道,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屬于早期作品,完結于1957年,而《天龍八部》則完結于1963年。這就能解釋,靈鷲宮雖然滅亡,密室的石壁上也刻了許多武功招式,然而江湖群雄依舊懵然不知,任由靈鷲宮諸多神功自生自滅。
同樣,《倚天屠龍記》完結于1961年、《笑傲江湖》完結于1967年,都晚于《射雕英雄傳》的發行時間。即便《乾坤大挪移》和《葵花寶典》屬于一等一的神功,但顯然無法出現在射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