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雖然于2018年離世,但他留下的十五部著作依舊蕩氣回腸,至今仍然活躍在如今的網絡時代。
在無數武俠們的心目中,由黃日華、古天樂等人主演的金庸武俠劇無疑成了經典之作,誰又能想到,金庸的武俠劇竟如此炙手可熱——在2021年,于榮光導演的新《天龍八部》搬上熒屏和廣大觀眾們見面;2022年春節來臨之際,王晶導演的兩部《倚天屠龍記》的電影,時隔幾十年再一次引爆各大平臺;就連著名導演徐克也拿到了《神雕俠侶》的版權,最新版的《神雕俠侶》正如火如荼地拍攝之中。
金庸的武俠小說為何如此經久不衰?除了金庸在刻畫人物、鋪設劇情上有著出神入化的功底之外,他筆下的江湖世界在歷史、虛構的相互輝映之下亦假亦真,讓無數讀者流連忘返、沉迷其中。
更有意思的是,金庸擅長「留白」式的寫作手法,他對書中主角的歸宿往往有點到為止的妙境。無論是走下華山之巔的楊過、小龍女,還是帶著趙敏退隱、和周芷若糾纏不清的張無忌,金庸都沒有明確表示他們去了哪里。
這樣的欲言又止,讓無數讀者插上想象的翅膀,繼續暢游在金庸架構的武俠世界里樂此不疲。
與此同時,作為武俠迷們最認可的《天龍八部》也同樣讓人意猶未盡。
在天龍的末尾,蕭峰將斷箭插進自己胸膛之后和阿紫、游坦之一起跌入萬丈深淵;遼帝耶律洪基則帶著十萬兵馬緩緩退出了中原武林;段譽和虛竹也分道揚鑣,一個帶著一群秀麗絕倫的美女返回大理繼承王位,一個則和夢姑走上縹緲峰成了靈鷲宮的新任宮主。
故事寫到這里就結束了,但許多網友依舊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認為蕭峰并沒有死。
原因一:天龍時代墜崖之人何其多,段譽、虛竹、蕭遠山、天山童姥都沒有死,為何唯獨蕭大王摔成粉身碎骨?
原因二:蕭峰天賦異稟,他的心臟也和常人不同。由于心臟的生長位置稍微偏了一點,墜崖后的蕭峰并沒有死,反而被崖底的一位高人所救……
這樣的劇情延伸頻繁地出現在各大小說平臺,成為同人、穿越、玄幻小說炙手可熱的炒作噱頭。
讓很多讀者始料未及的是,金庸本人也在2005年改動了《天龍八部》,他在新修版的《天龍八部》中增添了不少劇情,也算是續寫了這一部武俠巨作。
原來,晚年的金庸試圖將《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融會貫通在一起,于是蕭峰自創的降龍十八掌通過虛竹傳回了丐幫,射雕時代的洪七公、黃蓉也提及了當年蕭峰的往日風采,說他如何在聚賢莊以寡敵眾,又如何在雁門關逼退了十萬遼兵。
新修版的《天龍八部》算是可圈可點,不僅蕭峰的丐幫有了傳人,就連段譽的孫子一燈大師也在《射雕三部曲》里大放異彩,成為一位舉足輕重、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奇怪的是,既然金庸力圖成就「射雕四部曲」,為何談及了蕭峰、段譽的后人,卻對虛竹以及靈鷲宮的未來只字不提?
其實,金庸之所以絕口不談虛竹,或許和他的一個寫作習慣有關。
眾所周知,金庸的寫作習慣就是沿用歷史,將真實的歷史人物和筆下的虛擬人物發生碰撞,從而衍生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武俠故事。
看過《射雕三部曲》的讀者會知道,楊過為何必須隱退?郭靖為何必須戰死?只因歷史中的襄陽城的確被忽必烈所滅。面對這種無法改變的結局, 金庸只能讓楊過帶著小龍女兩耳不聞窗外事,這樣不僅避開了忽必烈,也符合楊過玩世不恭的性情特點。
同時,讓俠之大者郭靖帶著妻兒一起為國捐軀,不僅符合歷史的發展,也符合郭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做事風格。
《天龍八部》也一樣,金庸以真實的北宋末年作為這部武俠小說的故事背景,書中也涌現了不少的歷史人物:耶律洪基、完顏阿骨打、宋帝趙煦等,就連段譽也是以大理宣仁帝段和譽作為原型。
既然如此,身為西夏駙馬的虛竹是不是也有難逃的歷史命運?
湊巧的是,在史書《韓世忠傳》中有這麼一段記載:韓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風骨偉岸,目瞬如電。早年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家貧無產業,嗜酒尚氣,不可繩檢。年十八,以敢勇應募鄉州,隸赤籍,挽強馳射,勇冠三軍。
崇寧四年,西夏騷動,郡調兵捍御,世忠在遣中。至銀州,夏人嬰城自固,世忠斬關殺敵將,擲首陴外,諸軍乘之,夏人大敗。
而以重兵次蒿平嶺,世忠率精銳鏖戰,解去。俄復出間道,世忠獨部敢死士殊死斗,敵少卻。顧一騎士銳甚,問俘者,曰:「監軍駙馬兀移也。」躍馬斬之,敵眾大潰。
大家注意看,韓世忠在攻打西夏的時候,曾親手殺死了西夏的駙馬。
大家都知道夢姑乃西夏國的公主,而虛竹則是西夏的駙馬。眼見西夏國爆發了戰事幾近覆滅,夢姑和夢郎豈能無動于衷?
這樣看來,韓世忠殺死的這位西夏駙馬十有八九就是虛竹了,畢竟金庸熟讀歷史,他必定知道韓世忠的生平事跡,也對「西夏駙馬之死」了如指掌。
有的人會問了,虛竹體內涌動著200年的逍遙派內功,假以時日融會貫通幾近修仙,一個韓世忠就能將他殺死?
可大家別忘了,正是金庸遵循歷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郭靖這才死在了忽必烈的鐵蹄之下。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就能解釋虛竹為何在后世江湖里下落不明,就連擁有九天九部、三十六洞洞主以及七十二島島主的靈鷲宮也銷聲匿跡。只因虛竹死后群龍無首,靈鷲宮也樹倒獼猴散。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