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很多讀者會對蕭峰自盡的劇情震撼不已。不過,《天龍八部》共有三位主角,即便蕭峰自戕死在了雁門關,另外兩位主角依舊有較為圓滿的結局。
虛竹最后牽著夢姑的手走上縹緲峰接任了靈鷲宮宮主之位,段譽則帶著王語嫣、木婉清、鐘靈回了大理,從此登基為帝,成了一國之君。
誰能想得到,晚年的金庸居然大幅度地改動了王語嫣的結局。
王語嫣美得不可方物,好似吸風飲露一般。由于王語嫣猶如仙女下凡,因此段譽癡癡地稱呼她為「神仙姐姐」。可惜的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王語嫣卻對表哥慕容復一往情深,完全沒將段譽放在心里。
不過,慕容復將所有的心思放在了光復燕國之上。
頗為諷刺的是,慕容復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原來,慕容復不但復國無望,自己的表妹王語嫣也在枯井里和段譽相依相偎,更讓讀者唏噓不已的是,在天龍末尾,慕容復還成了一個活在皇帝夢里的瘋子。
然而在新修版的《天龍八部》里,隨著金庸大筆一揮,王語嫣的結局頗有些耐人尋味。
王語嫣原本跟著段譽一起返回大理,可走在路上的王語嫣接連問了段譽好幾個問題。對于段譽的回答,王語嫣似乎表現得很不滿意,最后王語嫣借著找不到《不老長春功》為由,狠狠地拋棄了段郎,重投表哥慕容復的懷抱。
在改動王語嫣歸宿的同時,金庸還「送」了王語嫣一本神功秘籍。
在三聯版的劇情里,鳩摩智被段譽吸干內力之后大徹大悟,恍如隔世的他將懷中的《易筋經》交到了段譽的手中。
在金庸的改動之下,鳩摩智卻將懷中的《小無相功》交到了王語嫣的手中。
金庸接連改動王語嫣的劇情,他的言外之意又是什麼?
筆者認為,金庸之所以改動王語嫣的劇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天龍八部」這名詞出于佛經,金庸也寫道,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的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里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征一些現世人物。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金庸在書中通過「求而不得」來展現塵世的悲苦。蕭峰的悲憤自盡、虛竹與佛門的有緣無分都將「求而不得」展現得淋漓盡致。為了讓段譽也參與進來,金庸這才改動了王語嫣的歸宿。
2、王語嫣雖然飽讀天下武學,可是她自己卻沒有半點武功。如今這一部能催動天下武學的《小無相功》到了王語嫣的手里,她還會選擇無動于衷、暴殄天物麼?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還暗示了慕容復的危險處境。原文寫道,慕容復瘋瘋癲癲、口無遮攔,逢人就說自己是皇帝。就連巴天石也承認,慕容復自稱皇帝,若在大宋境內被人發覺了,便是滿門抄斬的大罪……
為了保護表哥,王語嫣必定會翻開《小無相功》苦練神功。這樣一來,讀者們能夠發揮想象,自行腦補《天龍八部》的后續故事,這部武俠小說也變得更加回味無窮了。
3、王語嫣結局的變動,還能和金庸筆下另一位高手的故事前呼后應,他就是王語嫣的傳人。
很多讀者會發現,金庸既然很喜歡將自己的多部武俠小說融會貫通在一起,他為何沒有再寫一部著作,以此打通《天龍八部》和《射雕英雄傳》?
尤其是在《射雕英雄傳》里,讀者們只是從周伯通和郭靖的談話中,了解到了在25年前已經舉辦了一次華山論劍。
獲得天下第一并拿走《九陰真經》的高手叫做王重陽,他憑借得天獨厚的先天功力挫群雄,從此成了五絕之首的中神通。
然而金庸的武俠小說向來有「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風格,就在王重陽得了經書之后,他卻無意邂逅了一位頂尖高手,此人正是斗酒僧。
通過拼酒,王重陽居然敗在斗酒僧之手。出于約定,王重陽將經書交給斗酒僧翻閱。斗酒僧翻閱了幾頁經書就啞然失笑。原來,《九陰真經》一味強調以柔克剛,將陽剛之氣貶得一無是處,如此「陰盛陽衰」的秘籍怎麼還能稱之為包羅萬象?
斗酒僧隨后走進少林寺,在《楞伽經》的夾縫中寫下了《九陽真經》,造就了后世張三豐、郭襄、張無忌三大絕世高手。
如果將王語嫣的傳人和斗酒僧掛鉤的話,就能解釋很多謎團。
1、王重陽自創武學,又是全真教的開山鼻祖,他如何會敗在斗酒僧的手上?如果將斗酒僧理解為王語嫣的傳人,就變得情有可原了。
2、斗酒僧的武功如此之高,為何還要通過斗酒的方式翻閱《九陰真經》?我們這樣理解也未嘗不可:王語嫣的《小無相功》能催動天下武學,是名副其實的包羅萬象。斗酒僧作為王語嫣的傳人,一日卻聽聞王重陽得了一本包羅萬象的秘籍,出于好奇心,斗酒僧這才擺下「酒局」,和王重陽對決了一番。
3、看完《九陰真經》之后,斗酒僧認為此書可圈可點,但離真正的包羅萬象還是有差距的。斗酒僧進了少林寺之后心有所動,干脆自己編撰了一部秘籍,將「陽剛之氣」發揚光大,從而彌補了《九陰真經》的不足之處。
從明面上來看,王重陽才是射雕時代的天下第一,但從金庸留在原文里的隱藏劇情來看,擊敗王重陽、自創神功的斗酒僧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