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世界里,有許許多多人物角色交織,大俠、志士、小人、惡人等各自林立,帥哥美女層出不窮,因而于現實生活中部分不同的性格人設同樣會出現其中。好比如:老好人。
眾所周知,所謂「老好人」就是沒有自我立場,不能爭取自己該有權益,總是一味遷就別人。按理來說,暢意武林人多數的愛恨情仇皆非常明了,他們敢愛敢恨,他們有仇報仇自由自在,那更符合江湖的快意恩仇。
誰能夠料想到,武林上也會存有這類型的人,而且金庸先生筆下還有這樣一個名氣不小的「老好人」,他與人有過三次結仇都不報,并且混跡江湖數年來,結果還是一場空。
你猜這人是誰呢?
廢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揭露,筆者口中的這個人便是南帝段智興。華山五絕名頭大家都聽過,個個都身懷絕技,段智興以一陽指占據一席之位。當初連王重陽在托付先天功都是選擇此人,足以證明段智興的出眾。可惜他卻異常沒有個人態度,不會為自己爭取必須有的東西。
當時周伯通隨王重陽前往大理皇宮,期間他搭上段智興愛妃劉瑛,并與之發生男女關系,給段皇爺戴上扎實的綠帽子。但段智興反倒沒有一點脾氣,甚至連小懲大誡都沒,還要成全那兩個傷風敗俗之人。
有人說他是寬容,筆者覺得縱使足夠大度,可在婚內發生如此,實屬不該,段智興不對這兩人發脾氣,倒是在后來賭氣于小孩子身上,讓人無法理解。
而段智興第二次結仇沒報則是發生在周伯通事件的延續,也就是上面提及到段智興對小孩賭氣。當時劉瑛發現懷了周伯通孩子并生下,不幸的是正好碰上裘千仞誤以為該孩子是段智興的,他對小孩下手企圖讓段智興出手救治,消耗功力,這樣自己就少了爭搶五絕的對手。
段智興不愿出手,導致可憐孩子喪生,而且他也不曾找裘千仞報仇。
盡管不是他的孩子,但是是因為段智興造成這個慘劇,他有連帶責任卻沒有懲罰那個兇手,后期用出家來責備自己,收服裘千仞打算度化他,真想不通段智興是怎麼想的。
段智興的第三次結仇發生在神雕時代,那會兒楊過身中情花毒,他自告奮勇表示師弟天竺神僧是解毒高手,把人家喊來卻沒保證人身安全,結果天竺神僧被李莫愁殺死。期間段智興同樣未找李莫愁替師弟報仇,著實是「老好人」行為了。
可笑的是,段智興如此柔和待人的態度也沒換取到怎樣的江湖名望,還不是靠著實力以及抗敵的俠義之舉才得到敬重。
結局段智興還匪夷所思地跟周伯通劉瑛這對男女一笑泯恩仇,共同隱居,一起生活,他不會尷尬嗎?混跡江湖十幾年,下場就這!一無所有,讓人費解。
那麼,段智興為何從來不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