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靖夫婦最終沒有選擇守衛襄陽,可能他們會是金庸全書最幸福的主角,因為金庸給了他們三位子女,還有武功蓋世的父親黃藥師,這一家子,誰敢惹?
奈何郭靖始終秉持大俠就該為國為民的理念,所以他選擇堅守在襄陽,而黃蓉作為婦道人家,雖能洞察襄陽城遲早被攻破的結局,卻也只能夫唱婦隨。
(郭靖、黃蓉劇照)
不過郭靖夫婦也不是如莽夫一般去送死,他們只不過是盡可能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已,而且他們還為后世武林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也就是熔鑄倚天劍與屠龍刀,繼而將《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藏匿其中,這便是「倚天屠龍計劃」,但說來奇怪,黃蓉為何不考慮讓自己的大女兒郭芙參與到這計劃中來?
讀過《倚天屠龍記》的人都知道,后來負責保管倚天劍和屠龍刀的人分別是郭襄與郭破虜,而金庸也通過周芷若的回憶提到過黃蓉沒將刀劍傳給郭芙的理由。
原文道:「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后,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郭祖師另有個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
這里提到郭芙的性格暴躁,的確是事實,而且周芷若這番話說得可能還有些婉轉了,因為在《神雕俠侶》中,黃蓉可是明確提到郭芙是個草包。
(郭芙劇照)
比如這段描述:「黃蓉又道:‘芙兒,恭喜你又得能多學一門上乘武功,就只怕你學不會。’郭芙問道:‘甚麼武功?’楊過沖口而出:‘一陽指!’郭芙不去理他,隨口道:‘你懂甚麼?媽,是甚麼武功?
’黃蓉笑道:‘楊大哥不已說了?’郭芙道:‘啊,原來是媽跟你說的。’黃蓉和楊過都微笑不語。黃蓉心想:‘過兒聰明智慧,勝于武家兄弟十倍。芙兒是個草包,更加不用提。’」
這段話是將郭芙的傲慢、莽撞和愚蠢體現得淋漓盡致,黃蓉作為郭芙的母親,自然知道女兒有幾斤幾兩,從這個角度來看,她沒傳刀劍給郭芙倒也正常。
不過這只是先前的郭芙,在經歷了襄陽大戰之后,郭芙已然收斂了不少,又比如郭芙面對李莫愁的威逼也絲毫沒有失了「大俠之后」的氣節,在襄陽大戰中,她也與敵人拼死相搏過,所以郭芙算得上是位俠女,反倒是她這一雙弟妹的形象更差。
郭襄與郭破虜相比郭芙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先看郭襄,她雖然聰明,且行事風格與楊過、黃藥師有幾分相似,因此得了個「小東邪」的外號,但也正因為如此,她身上的俠氣原本還不如郭芙,她的前半生幾乎都花費在了「尋找楊過」這件事上,比如當年襄陽守軍一方之所以會十分被動,正是因為郭襄只身尋找楊過,繼而被金輪法王抓去當了人質。
后來在郭靖夫婦戰死時,她甚至還遠在西川尋找她的心上人,這哪里有半點值得委以重任的樣子?
(郭襄劇照)
再看郭破虜,相對于兩位姐姐而言,郭破虜幾乎就的透明的存在,他與郭襄一母同胞,群雄為郭襄慶生的時候卻完全忽略了他,但那不是重點,重點在于書末的襄陽大戰中,他也沒有任何貢獻,《神雕俠侶》原著第三十九回「襄陽大戰」中,你甚至找不到「郭破虜」這三個字,他全程隱身,從頭到尾也沒有展現過絲毫能當大用的樣子。
所以郭靖和黃蓉將刀劍分別傳給郭襄與郭破虜其實才更不靠譜,而你若細品原著便會發現黃蓉不傳刀劍給郭芙,其實是在保護郭芙。
當「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這二十四字傳遍武林之后,倚天劍和屠龍刀的持有者便成了眾矢之的,群雄都想得到那對刀劍,當然,這傳言傳遍武林時,郭破虜早已死了,但郭靖夫婦也早該料到這對刀劍會招來殺身之禍。
(郭破虜劇照)
這才是黃蓉不傳刀劍給郭芙的理由,因為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最寵愛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的,都說一胎當寶貝養,二胎當豬養,當過父母的應該深有體會,而黃蓉也是如此。
她雖然沒將刀劍交給郭芙,卻把更有用的一件寶貝給了郭芙,那便是軟猬甲。
比如當年公孫止對付郭芙時,郭芙就以軟猬甲逃過一劫:「楊過忙接口道:‘公孫止老兒不知你武功如此了得。’他知道黃蓉有一件寶刀利刃不能損傷的軟猬甲,郭芙所以能保全手臂,定系軟猬甲之功,她問‘可是你怎知……’下面自是要說‘我有軟猬甲護身?’。
」
黃蓉可不是把這軟猬甲借給女兒而已,她是直接傳給了郭芙,后來在丐幫大會上,郭芙就將這軟猬甲給了自己的夫君耶律齊,助他防住了敵人的殺招。
(黃蓉劇照)
再到襄陽大戰時,黃蓉還讓郭芙將軟猬甲給黃藥師,原文道:「黃蓉事先曾命郭芙將軟猬甲給外公穿上,這一戰兇險殊甚,倘若為了相救女兒以致父親身受損傷,那可是終生抱憾了。黃藥師心想這是女兒的一番孝心,不便拒卻,但暗中又脫了下來,騙得周伯通穿在身上,因之周伯通雖箭傷未愈,但在槍林箭雨中縱橫來去,卻安然無恙。」可見這軟猬甲一直都被存放在郭芙手中。
從這里也不難看出一個事實,黃蓉雖然認為郭芙是草包,但她心中最關心的始終是這個大女兒,沒被賦予保管刀劍的任務,反倒是體現了黃蓉對郭芙的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