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以跌宕起伏著稱,為了架構一個又一個環環相扣的劇情,金庸的江湖世界里涌現了許多讓人目不暇接的角色。
在《神雕俠侶》中,為了給楊過安排一場奇遇,金庸憑空捏造了一位用劍高手,他就是獨孤求敗。
在金庸的定義之下,獨孤求敗生活在天龍時代的后期,可讓人費解的是,這麼一位殺盡仇敵、敗盡英雄的頂尖高手,卻顯得默默無聞,就算是閱歷豐富的江湖五絕也是孤陋寡聞。
更奇怪的是,如果獨孤求敗真的睥睨天下、無人能敵,他為何會選擇躲到一個深山老林之中,和一頭不會說話的猛禽孤獨終老?要知道,不管是達摩祖師還是張三豐,他們都是當世無敵的一流高手,他們也同樣選擇了開宗立派、廣收門徒,將自己的武學一直傳承下去。
既然獨孤求敗有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未嘗一敗的漂亮戰績,他為何沒有自成一派、好讓自己的獨孤求劍能夠聲名鵲起,在江湖里威名遠播?
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獨孤求敗在神雕時代連一個傳人也沒有,甚至當楊過走進劍冢「翻箱倒柜」,他也沒有找到獨孤求敗留下的劍譜秘籍。
金庸在原文寫道,獨孤求敗早在弱冠之年就手持利劍稱霸了黃河以北。隨著獨孤求敗的年齡越來越大,他的獨孤九劍也日漸成熟。從弱冠的利劍境界,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還先后經歷了軟劍、重劍、木劍以及無劍境界。
到了無劍境界,草木竹石皆可為劍。加上雕兄不斷銜來蛇膽給獨孤求敗增添內力,獨孤求敗無論是外招還是內功,都可以練到絕頂之境。
要知道的是,楊過僅僅跟著不會說話的雕兄練了半年多,他的臂力、內功、外功都達到了一流高手之列。于是,當楊過手持玄鐵重劍出現在重陽宮的時候,不僅全真七子對他無可奈何,就連能和郭靖斗個旗鼓相當的金輪法王也要避其鋒芒,直接跑回蒙古閉關修煉了16年。
重劍境界的楊過尚能幾近天下無敵,無劍境界的獨孤求敗豈不是更加匪夷所思?
可這麼一位讓人無法企及的「天花板」高手,卻選擇在40多歲就退出江湖。
原來,在河朔稱霸一方的獨孤求敗年僅十幾歲,他縱橫江湖三十年就激流勇退,此時的獨孤求敗還真的不到50歲。
50歲對于武林高手來說微不足道,畢竟他們能在內功的加持之下依舊還是「壯年期」。既然獨孤求敗無法找到真正的對手,他為何不繼續稱霸江湖,直到發現更強的對手?
其實有一種說法就是,獨孤求敗之所以早早退出江湖,選擇和一頭大雕相依為命是被逼的,他打傷了一位大有來頭之人,引來了三個門派的合力追擊。
在《天龍八部》的末尾,隨著蕭峰自盡,段譽和虛竹也分道揚鑣,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一個成了大理的一國之君,一個成了靈鷲宮的新任宮主,這麼一部洋洋灑灑、蕩氣回腸的武俠故事也落下了帷幕。
然而在新修版的《天龍八部》里,金庸還給天龍三兄弟增添了新的劇情。
金庸寫道,蕭峰自盡前將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盡數傳給了虛竹。蕭峰死后,虛竹謹遵蕭峰的遺言,等到丐幫出了一位少年英豪,將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又傳回了丐幫。
正是在虛竹的幫助下,丐幫這才沒有斷了武學傳承,
因此丐幫上上下下都視虛竹為恩人。可見,在虛竹的撮合下,丐幫和靈鷲宮結成了「聯盟」。
靈鷲宮有原有的九天九部眾女,還有七十二島島主、三十六洞洞主以及虛竹后來吸納的星宿派弟子。丐幫則有遍布天下的十萬教眾,這兩大幫派的結盟無疑是一個驚人壯舉。
加上虛竹又和段譽是結拜兄弟,丐幫、靈鷲宮、大理段氏這三個門派的抱團取暖,足以震撼整個武林,就算稱霸中原也并非難事。
倘若獨孤求敗得罪了三大門派,就算他的劍法再出神入化,他也雙拳難敵四手,只能躲到深山老林之中跟著雕兄唉聲嘆氣了。
湊巧的是,段譽的原型是大理的宣仁帝,他足足活了93歲,直到王重陽去世的第六年這才撒手歸西。
也就是說,段譽活到了射雕時代,他非常有可能被只求一敗的獨孤求敗給盯上了。
為了擊敗段譽,獨孤求敗使出了獨孤九劍的最后一式破氣式,劍氣竟破了六脈神劍還將段譽打成重傷。
獨孤求敗雖然戰勝了段譽,卻惹來了大理段氏、丐幫、靈鷲宮的合力圍剿。走投無路的獨孤求敗只能自食其果,帶著雕兄走進了小樹林。
如此一來,獨孤求敗為何不到50歲就退隱、獨孤求敗為何沒有開山立派都能解釋得清了。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