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8日,作家蕭紅在香港離世。
消息很快傳到延安。作為曾經與她共度過6年的革命愛侶,蕭軍似乎沒有太大的觸動。他在日記里平靜地寫下:「下午聽到蕭紅死了的消息,芬哭了」。
日記中的「芬」,是蕭軍彼時的妻子王德芬。
王德芬從未見過丈夫的前妻蕭紅,但還是難以自制地為這個苦命女子的早逝而哭。也許那一刻,她哭的是蕭紅,更是自己吧。
作為民國的「文壇獨行俠」,蕭軍曾被譽為抗戰文學的一面旗幟。正是在他的鼓舞下,一批又一批的新青年前仆后繼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斗爭中。魯迅先生稱其為新文學運動以來最優秀的作家之一。
在朋友當中,蕭軍為人仗義、性情率直,林斤瀾曾大贊他「有骨頭有俠氣,是條漢子」。
如此種種看來,蕭軍在那個年代是熱血的、愛國的,而且頗有膽識和擔當。
可是正如硬幣也有正反面,生活中的蕭軍雖然是個廣受認同的性情中人,卻不是什麼好男人,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他與蕭紅的那段失敗婚姻。妒忌、家暴、出軌……一個男人在婚姻里最丑陋的面貌,蕭軍樣樣都占全了,可是蕭紅在這段感情中卻長達多年隱忍不發。
因為蕭軍拯救過她。當年處于絕境的蕭紅,是被蕭軍在哈爾濱的一個雨夜冒險搭救出來的。兩人很快陷入熱戀,并以夫妻的名義同居。
那時的蕭軍在蕭紅眼里是勇敢俠義的、熱情陽光的,所以蕭紅在人生最無助的關口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她。為了不讓蕭軍心中有所隔閡,她甚至把自己剛出生的孩子,狠心送給別人。
而后在蕭軍的鼓勵和幫助下,蕭紅也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文壇從此有了「二蕭」的佳話。可是蕭軍沒想到的是,天賦異稟的蕭紅也快在創作成就上超越了自己。
有人評價「二蕭之中,顯然是蕭紅的藝術成就更大,因為蕭紅是用天才在寫作,而蕭軍則是用經歷和技巧在寫作」,此番論斷也激起了蕭軍極大的好勝與不滿。
自負的他難以接受拯救過的弱女子有朝一日凌駕于自己之上,于是他開始對蕭紅拳腳相向,并以頻繁出軌的方式,彌合自己早已失衡的內心。足見蕭軍性情中自卑敏感又暴虐、大男子主義的另一面。
就在蕭軍這樣的「步步緊逼」之下,不堪重負的蕭紅終于在1932年與他分手。離開的時候,蕭紅甚至還懷著蕭軍的孩子。
蕭軍就這麼不留余地地被蕭紅甩在了身后,然而對于這段婚姻的破裂,蕭軍沒有任何惋惜。可以說,他早已厭倦蕭紅,巴不得她早點離開,唯一讓蕭軍有點不甘心的是蕭紅離開他后,很快就與端木蕻良走在了一起。
前面說到,蕭軍是個自卑又自負,勝負心很強的人,在感情上其實亦是如此。
1938年春天,抗戰爆發后不久,蕭軍受邀前往大后方蘭州支援抗戰文藝工作。期間,他對年輕漂亮的當地姑娘王德芬一見鐘情,兩人認識不過數日,蕭軍就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這種狂熱的沖動,很難說不是為了要和懷著孩子再嫁的蕭紅「一較高下」。
王德芬是個很有革命情懷的蘭州姑娘。她原本在江蘇上學,1938年抗戰爆發后就義無反顧回到家鄉,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她不僅在學校擔任義務教師,還和哥哥姐姐們成立了「王氏兄妹話劇團」,進行抗日救國演出。
兄妹三人出演的抗戰話劇《放下你的鞭子》一度讓蘭州各界為之震動,王德芬在其中扮演的「香姐」更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時的王德芬年僅19歲,青春靚麗,天真爛漫。蕭軍抵達蘭州后,與同行的友人暫住在她的家里。兩人不期而遇。
蕭軍初見就對這個漂亮的姑娘很是動心,次日就送了她一份特殊的禮物——那是一個雅致的花瓶,瓶頸上纏繞著幾道鮮紅的朱紅串珠,里頭斜插著一長一短兩支刺梅。
那嬌艷欲滴的刺梅,就如同一顆小小的石子,看似不經意,卻攪動了少女王德芬心中的一池春水。
作為浪漫文人,蕭軍的感情是熱烈而直白的。在那之后,他常常約王德芬出去散步、游玩。交談之中,他總是興致勃勃地向王德芬講起自己過去傳奇的經歷與見聞。
王德芬眼界大開,健談的蕭軍很快在她心中留下了熱誠善良、爽朗豪氣又幽默風趣的好形象。
有了這些「蓄謀已久」的鋪墊,蕭軍很快更進一步。在一次到林間游玩之際,他不由自主地和王德芬熱情擁吻,并鄭重提出,希望她能陪同自己去武漢。
這疾風驟雨般的示愛,讓毫無戀愛經驗的王德芬誠惶誠恐。她在寫給蕭軍的信中寫道:「你使我多麼受驚了哦!沒出息的!你怎麼就不能遏制自己的熱情呢?」
她冷靜地審視自己,「我并不愛你,只是很喜歡你」,她羞怯、不安,甚至有點恐慌地說:「希望你不至于拿我尋開心。」
站在王德芬的視角,蕭軍是大名鼎鼎的進步作家,是魯迅先生的得意門生,他傳奇的人生和自己儼然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可見這段感情之初,她并非全然沒有理性。
王德芬的父母在發現兩人的情事后,很快對蕭軍下了「逐客令」。蕭軍雖然是名作家,但他的桀驁不馴、用情不專同樣也是出了名的。加上那年蕭軍已經32歲,二老絕不允許女兒和這樣一個男人相好。
王德芬隨即被父母禁足在家,蕭軍卻鍥而不舍。王德芬的姐姐曾是蕭軍的粉絲,同情二人。在她的幫助下,蕭軍暗度陳倉。
「只要我一接近你,就感到一種眼睛看不見的溫柔包圍了我,真的會變成一個孩子了,像一只羔羊似的伏貼在你的懷里,任你撫摸吧,我會在這撫摸中睡得香甜而美麗!愛的!」
短短一個月內,像這樣瘋狂而滾燙的情書,王德芬就收到了38封。
王德芬不由自主地給蕭軍回信,訴說自己內心的思念與掙扎。到後來,她索性做出決定:只要能和蕭軍在一起,她什麼都不怕,什麼生活都能過,她要與蕭軍相伴終生!
蕭軍也見勢與王父攤牌:「我只屈服于‘真理’,卻不能對‘暴力’低一低頭的」「德芬已經是我的,我也是德芬的,即使刀放在脖子上也要愛到底」。
最后到底是親情戰勝了理性。王德芬的父母心疼女兒。蕭軍在這場談判中大獲全勝,他和王德芬歷經阻攔,終于走到了一起。
兩人結婚后,蕭軍決定離開蘭州,王德芬義無反顧地追隨丈夫。臨走前,蕭軍曾對她的母親發誓:「我一定會對德芬負責到底的!」
可是海誓山盟言猶在耳,感情卻在漫漫長路中驟然降溫。兩人上路僅僅十天過后,隨著蕭軍路遇一位前往延安的女學生粉絲,他對王德芬的熱情就冷卻了下來。
兩人在成都住下后,蕭軍整日除了上班開會,就是串門會友,很少在家。即便在家也是看書寫稿,對王德芬視而不見。
事實上,在追到王德芬不久后,蕭軍就后悔了,正如當年與蕭紅髮生關系后很快就厭倦后悔了一樣。
他嫌棄王德芬文化程度不高、頭腦簡單,和自己在精神上缺乏共鳴,并且討厭她哀怨流淚的樣子。
可是對于王德芬來說,蕭軍就是自己孤注一擲過后的全部。在離家千里的成都,她舉目無親,蕭軍是唯一的依靠。她知道丈夫嫌惡自己,卻又無處可去,只能放下自尊和個性,一次次卑微地給他寫信,祈求理解和同情:
「愛的,不要再對我那麼陌生冷淡吧,我需要你的愛,它會給我以力量,它會給我以鼓勵,同時它也能使我的身體健康起來的。」
「希望你別和我認真吧!那會苦壞了你!家是不可愛的,晚年回來也好,只希望你在外面能快活!你不要多疑我對你有什麼不滿,那都是多余的想法。」
王德芬就像當年的蕭紅一樣,以極盡隱忍的姿態承受著蕭軍冷暴力的折磨。直到苦捱了近半年之后,她懷上了蕭軍的孩子,生活才有所好轉,可是爭吵和冷漠依舊是他們婚姻中的家常便飯。
有人告誡王德芬,「蕭軍將來一旦遇到好女人,他就會丟開你,一個人不要忘掉歷史啊!」
這一點,作為枕邊人的王德芬再清楚不過。蕭紅曾經受到的傷害,她無一幸免。可是她終究沒有蕭紅的能力,沒有她那份底氣和魄力。王德芬說:「他被許多女人愛過的,相比之下,我就顯得太幼稚太無能了」。
1942年,31歲的蕭紅含恨離世,王德芬放聲痛哭。大抵是物傷其類,同病相憐,她哭素未謀面的蕭紅,何嘗不是哭當下的自己?如果說出走的蕭紅是王德芬在這段不幸婚姻中試圖反抗的夢,那麼蕭紅死了,王德芬的夢也就碎了。
蕭紅曾在《蕭紅自述》中寫道:「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而且多麼討厭呵,女性有著過多的自我犧牲精神。」
在這段婚姻中,王德芬其實就是蕭紅筆下過度犧牲的女性。此去經年,盡管王德芬還在艱難地維系著這段夫妻關系,但是幾年過去后,風流的蕭軍還是再次移情一位女大學生,并為此向已經為他生下5個孩子的王德芬提出了失婚。
或許應該感謝時代的狂風暴雨造就的陰差陽錯。
在五六十年代的動蕩中,縱橫文壇政壇的蕭軍一次次遭到沖擊。但是無論丈夫受到怎樣的對待,王德芬始終堅定不移地說:「我不怕牽連,我不失婚!」
那段暗黑歲月里,他們經歷了無數次搬家、抄家,許多東西都遺失損毀了,但是王德芬始終珍藏著蕭軍當年寫給她的情書,一封未丟。他一時的真情,成了王德芬到頭來用一生去捍衛的永恒。
遺憾的是,直到晚年,蕭軍才懂得妻子經年的情意。身陷囹圄之際,他在給孩子們的信中這樣寫道:「好好關心你們的母親!她是這世界上唯一能諒解我的人。盡管我們思想常難以一致,我們的生活習慣,為人作風各不相同,但我們卻是不可分解的一對!」
1988年6月22日,蕭軍病逝。在他的葬禮上,王德芬的一聲「蕭軍老伴……」讓人肝腸寸斷。
當年促成兩人相愛的姐姐王德謙曾問王德芬,這輩子是否后悔跟了蕭軍走,王德芬說:「我從未后悔跟過他。」
可是,王德芬真的沒有后悔過嗎?我想是有的。她真的始終如一地愛著蕭軍嗎?站在人性的角度,我更愿意理解為一種「不得不愛」。
當理想愛情的美夢破碎,最初的心動成為她往后余生面對婚姻的僅存信仰。所以她只能千方百計,去尋求、去保存當年那可憐的一切蛛絲馬跡,反證自己的愛情是對路的,反證自己的真情沒有錯付,非如此,不足以面對漫漫余生中的悔恨時刻。
在追求個人愛情自由和維持集體家庭穩定之間,王德芬窮其一生,選擇了后者。我不支持這樣的犧牲,但我佩服這樣的勇氣。
她在接受刺梅美麗的同時,也接受了刺會傷人的事實。
END.
在閱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更多名人軼事,文學解讀,歡迎關注我的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