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事固然精彩,但要說那些故事能「碾壓」其他武俠作者的作品,那也未必,可為何是金庸站在了「武林之巔」?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十分復雜的,但其中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金庸十分注重「傳承」。
金庸第一次改書,或許只是為了修改連載版中的一些漏洞,而第二次改書時,有不少改動都是針對各作品之間的聯動,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的結尾,金庸讓蕭峰將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傳給虛竹,目的就是為了讓丐幫武功傳承合理化,正是因為這種「傳承」,金庸的故事才有了史詩感。
但說來無奈,即便金庸再注重傳承,有六門武功也注定要失傳,就因為它們被捧得太高了,以至于不適合繼續在武俠故事中出現。
《天龍八部》是一部極具爭議的作品,喜歡它的人會覺得它就是「金庸巔峰之作」,畢竟這部作品以三主角視角展開,的確是金庸全書獨一份的存在,其劇情之曲折離奇也配得上「金庸巔峰之作」的贊譽,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存在一些超出武俠范疇的設定。
(段譽劇照)
比如六脈神劍與火焰刀就是如此,從書中的描述來看,這兩門武功都屬于能夠「化氣為形」的上乘武學,其實確切地說,它們到底還算不算「武功」都很難界定了,因為就連金庸自己也在新修版中吐槽了一番。
原著道:「‘六脈神劍’、‘火焰刀’、少林派指法等將內勁凝聚集中,發出而化為毀物傷人的無形刀劍,僅為小說家夸大之言,并非真有其事,讀者當做「寓言夸張」可也,在小說中僅為增添性味……本書敘事,多有虛妄想象、夸張之處,蓋以‘天龍八部’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
(鳩摩智劇照)
是呀,武俠故事中那該出現「趨近魔幻」的設定?所以這兩門武功在《天龍八部》的故事結束之后都失傳了,其實鳩摩智武功盡失,火焰刀失傳是說得過去的,而段譽活得好好的,卻也沒將六脈神劍傳承下去,那就只能說是「強行失傳」了。
與六脈神劍一樣,北冥神功這門武功也是在段譽手中失傳的,當然,作為資深金庸迷的你可能不服了,畢竟后世武林中是出現了北冥神功的「變種」的。
新修版《笑傲江湖》中,任我行在介紹吸星大法的來歷時便說過這麼一段話:「我這門神功,始創者是北宋年間的‘逍遙派’,后來分為‘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兩門。修習北冥神功的是大理段氏。那位段皇爺初覺將別人畢生修習的功力吸了過來作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不肯修習。
后來讀了逍遙派一位前輩高人的遺書,才明白了這門神功的至理。」
(段譽手持秘籍劇照)
但無論如何,吸星大法始終是比北冥神功差多了,要知道北冥神功不僅難以反噬使用者自身,更能通過逆運神功的方式傳輸內力給他人,這也是問題所在,如果逍遙派門人每一代高手都通過逆運神功的方式將內力傳給下一代,多傳幾代下去,豈不是一代比一代強?
就好比你讀了大學,你可以直接把大學的知識傳給你兒子,你兒子一出生就上大學,這不是「犯規」嗎?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又叫「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不論它叫什麼,它都是一門不合理的武功,就因為它能讓人返老還童。
天山童姥就憑借這門武功做到了返老還童,且不知這門武功能否讓人無限返老還童,若能如此,那哪還是習武,直接就是修仙了,只能說逍遙派盡出離譜的武功。
(天山童姥劇照)
而金庸并沒有直接讓主角接觸這門武功,隨著天山童姥一沒,這門武功也就徹底絕跡江湖了。
相對于前面提到的幾招而言,楊過修煉的玄鐵劍法看起來就沒那麼玄乎了,畢竟它只是一套劍法而已,甚至連「玄鐵劍法」這個名字還是讀者根據其特性總結出來的。
但你若覺得玄鐵劍法不強,那就是低估它了,事實上金庸并沒有明確說過玄鐵劍法與獨孤九劍之間的區別,畢竟在寫《神雕俠侶》的時候,金庸可能還沒構思好獨孤九劍。
但即便它不是獨孤九劍,它本身也足夠強,因為剛學了半年玄鐵劍法的楊過就已經從一個斷了一臂的「廢人」直接搖身一變成了絕頂高手。
(楊過劇照)
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自此而后,他日日夜夜勤修內功,精研劍術,每逢大雨之后,即到山洪之中與水相抗,以增出招之力,不覺夏盡秋來,自秋而冬,楊過用功雖勤,內力劍術卻進展均微。知道自己修為本來已至頗高境界,百尺竿頭再求進步,實甚艱難,倒也并不煩躁。心想:‘我持玄鐵重劍,幾已可無敵于天下。’」
就是半年,五絕花了半輩子才達到的境界,楊過只花了半年,這是何等荒謬?
也正因為這套劍法設定過于強大,所以金庸安排楊過將玄鐵重劍送給了郭靖,之后那寶劍便被郭靖熔鑄成了屠龍刀,重劍都沒了,重劍劍法自然也就失傳了。
本文要提到的第六招同樣出自《神雕俠侶》,它的使用者即是楊過的一生宿敵金輪法王。
金輪法王也是武學奇才,事實上他的實力一直都是對標五絕的,「十六年前」的他就已經能夠與郭靖對掌,雙方算是打成平手,而「十六年后」的他又將龍象般若功提升到第十層,已有十龍十象之力,周伯通都無法正面接他的掌力,可想而知這掌法有多剛猛。
(金輪法王劇照)
但「十層功力」還不是龍象般若功上限,這門武功一共有十三層,但根據書中的設定,這武功每修煉一層就需要比前一層多一倍的時間,從理論上來看,完全練成這套武功需要上千年,這不扯呢?哪有正常人能練成十三層的龍象般若功?它自然只能失傳。
從結果來看,這些武功的失傳是必然的,若讓它們代代傳承下去,金庸的武俠世界觀怕是要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