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強者」是哪一位高手?有那麼幾個名字一定會被提及,一個是「劍魔」獨孤求敗,這人縱橫武林三十余載未嘗一敗,最終與雕為友,隱居深谷;一個是武當宗師張三豐,他年過百歲仍是武林中的頂尖高手,百歲之后更是創出太極這般精妙的武功;還有就是《天龍八部》中的那少林掃地僧了,當世人都認為「天龍四絕」就是這個時代的最強者時,掃地僧的出現讓世人明白何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掃地僧劇照)
不過張三豐是武當傳人遍地,那劍魔雖然不曾活躍于武林之中,卻也留下了楊過、風清揚、令狐沖這些傳人,唯獨掃地僧似乎是曇花一現,他難道就沒有傳人嗎?其實還真有,而且有七位傳人。
在《天龍八部》的正篇劇情中,掃地僧從頭到尾就只收了兩位弟子,他們便是蕭遠山和慕容博,這二人自登場開始就已經是頂尖高手,后經少室山一役,被掃地僧點化,從此拜入佛門,不再關心江湖之事。
蕭遠山和慕容博固然強大,但他們身上確實沒有一丁點兒掃地僧傳授的武功,他們拜掃地僧為師也不是為了習武,當他們經歷了一次4亡之后,早已不再執迷于曾經的仇怨,都徹底皈依佛門。
(蕭遠山、慕容博劇照)
而且二人是有正式的拜師之舉的,蕭遠山被點化后直言:「弟子空在少林寺旁耽了三十年,沒半點佛門弟子的慈心,懇請師父收錄。」而慕容博則說:「求師父收為弟子,更加開導。」
所以蕭遠山和慕容博雖是掃地僧的傳人,但他們二人身上罪孽深重,再加上他們本就有一身蓋世神功,掃地僧根本無需傳授他們武功,他們從掃地僧那兒學到的多半只是佛法而已。
金庸筆下的各部作品中都處于同一個武俠體系之中,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是《射雕英雄傳》中段智興的爺爺,又比如《神雕俠侶》中的獨孤求敗在《笑傲江湖》中被提及,又如《俠客行》中提到張三豐是古今第一宗師,所以金庸筆下的故事的確都是互相關聯的。
也正因為如此,《俠客行》中那石破天修煉的一門武功就像極了掃地僧當年的武功,那神功即是羅漢伏魔神功。
(石破天劇照)
在介紹這羅漢伏魔神功的時候,書中有這麼一番描述:「
空門中雖然頗有根器既利、又已修到不染于物欲的僧侶,但如去修煉這門神功,勢不免全心全意的‘著于武功’,成為實證佛道的大障。」
而掃地僧曾經在教導蕭遠山和慕容博的時候就提到過類似的觀點,在他看來,佛門最頂尖的武功一定是需要佛法來化解的,也就是他提出的「武學障」觀點,如此看來,掃地僧當年練的多半就是這羅漢伏魔神功,石破天即是他的后世傳人。
金庸筆下的少林高僧討喜的并不多,他們的形象往往與「固執」、「偏見」這些詞連在一起,而空見神僧和掃地僧應該算是比較另類的。
空見神僧為了渡化謝遜是犧牲了自己,他原本是可以不4的,因為他身懷金剛不壞體這門號稱「古今五大神功」的絕學。
(空見劇照)
金剛不壞體這門武功能夠讓使用者將內力釋放出體外,形成一道氣墻一般的東西,阻擋敵人的進攻,原著是這麼說的:「我這拳擊出,和前三拳已大不相同,他身上生出一股反震之力,只震得我胸內腹中,有如五臟一齊翻轉。我心知他也是迫于無奈,倘若不使這門神功,便擋不住我的七傷拳。我久聞少林派金剛不壞體神功乃古今五大神功之一,其時親身領受,果然非同小可。」
這招式不是與掃地僧那「三尺氣墻」如出一轍麼?你且看掃地僧的絕招效果如何?原著道:「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處,便似遇上了一層柔軟之極、卻又堅硬之極的屏障,嗤嗤嗤幾聲響,指力便散得無形無蹤,卻也并不反彈而回。」
可見這招式就是當年掃地僧用的招式。
最后要提到的這幾位高手學的都是同一門武功,即《神照經》,此招式出自《連城訣》一書,而這招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讓人起4回生。
這《神照經》是由梅念笙傳給丁典,又由丁典傳給了狄云,丁典就用這招將狄云救活了。
(狄云劇照)
而縱觀全書,也就只有掃地僧曾做到過類似的事情,原著道:「那老僧將二尸轉過身來,面對著面,再將二尸四只手拉成互握。慕容復叫道:‘你……你……這干什麼?’那老僧不答,繞著二尸緩緩行走,不住伸手拍擊,有時在蕭遠山‘大椎穴’上拍一記,有時在慕容博‘玉枕穴’上打一下,只見二尸頭頂白氣越來越濃。又過了一盞茶時分,蕭遠山和慕容博身子同時微微顫動。」
這里幾次提到「二尸」一詞,說明蕭遠山和慕容博的確是沒氣了,掃地僧卻能將他們救活,后世那《神照經》多半就是掃地僧傳下去的。
如此看來,其實掃地僧是有七位傳人,不過問題來了,蕭遠山、慕容博、空見、石破天、梅念笙、丁典、狄云這七人中,哪一位的實力最強?是否有人超越當年的掃地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