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的中從來就不缺狂人,比如自詡「劍魔」的獨孤求敗,他那「劍魔」的外號已然十分霸氣,但他那名字「獨孤求敗」則更是讓霸氣外露,不過他稱謂也是名副其實,金庸全書做到一生不敗的似乎僅此一人。
而武林中卻也有不少欺世盜名之輩,比如那「劍神」卓不凡就與獨孤求敗形成鮮明的對比,一登場就被虛竹教訓了一番,之后便狼狽退場,再沒出現過。
不過有人極度狂妄,自然也就有人十分低調,本文就聊一聊金庸筆下最低調的十大高手,聽名字還以為是龍套角色,然而個個都有橫行武林的實力。
《笑傲江湖》中最精妙的武功有兩門,一是獨孤求敗留下的獨孤九劍,劍魔的強大是深入人心的,所以獨孤九劍的強大毋庸置疑,而另一門則是《葵花寶典》。
(東方不敗劇照)
那東方不敗在黑木崖一戰證明了那《葵花寶典》的武功有多精妙,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上官云以四敵一,竟被東方不敗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令狐沖學藝不精,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那《葵花寶典》中的武功著實是詭異莫測。
那寶典的作者是誰?書中未提其名,只是以「前朝太監」來稱呼他,著實是有些對不起這位前輩高人,且不知練成了全本《葵花寶典》的那太監到底有多強。
當世人都以為射雕時代的第一高手是「中神通」王重陽時,金庸卻以張無忌的視角否定了這一說法,他將《九陽真經》翻到最后一頁,一位隱世高人躍然于紙上。
原文道:「他不說自己姓名出身,只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教創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觀《九陰真經》……以中文寫下了自己所創的‘九陽真經’。
」
他強于王重陽,并且在輕描淡寫間創出《九陽真經》,卻連一個名字也沒留下,甚至連「斗酒僧」都是讀者根據書中描述賦予他的稱呼。
張三、李四這個名字出自王安石的《擬寒山拾得》,常被用來泛指「某人」或者「某些人」,文學作品中的張三、李四幾乎都是路人,或者說是存在與否都絲毫不影響劇情的龍套。
(賞善罰惡二使劇照)
然而金庸筆下的張三、李四卻不是如此,他們是俠客島的使者,每隔十年便造訪中原,邀請中原最頂尖的高手前去俠客島一同研究《太玄經》的武學。
只是他們不說自己的來由,所以中原群雄未必會應邀前往,可一旦拒絕他們的邀請,就只有死路一條,就這樣頂著龍套名字的二人居然有橫掃整個中原武林的實力。
趙敏的手下幾乎都是頂尖高手,不過其中那玄冥二老是霸氣十足,從表面來看,似乎阿大、阿二、老三則如同路人一般。
不過此時阿大可能要跳出來說了,在下和你們不同,在下江湖人稱「八臂神劍」,名為方東白,阿二、老三怕是只能無語。
(趙敏手下劇照)
論實力,阿二、三堪稱當世一流,卻只得了這麼兩個路人般的名字,不過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老三原本是叫「八臂神魔」宇文策這個名字的,不知為何,金庸在后來的版本中將他這名字和外號都刪了。
《越女劍》中的主角阿青也同樣是「阿」字輩的人,作為主角,居然連個完整的名字都沒有,也真是奇了。
(阿青劇照)
甚至阿青在書中的身份也平平無奇,只是個牧羊女而已,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極具反差的身份,讓她一展劍法便驚艷了世人,她用竹棒挑斷幾個吳國武士的手腕都只是小兒科,后來她以一人之力獨闖越國王宮,擊落一千劍士和一千甲士手中的兵器,那戰績才真是驚世駭俗,甚至可以用「離譜」二字來形容。
如果武俠故事中的主角被賦予「阿青」這樣的路人名字還不算稀奇事,那麼《俠客行》中的主角被賦予「狗雜種」這個名字就堪稱大膽了,似乎沒有其他武俠作者會為自己筆下的主角設置如此難聽且帶有侮辱性質的名稱。
不過也正因為狗哥這名字著實卑微,以至于后來他逐漸成為絕頂高手的過程才會讓人覺得「爽」,畢竟小人物的成長經歷才是讀者最喜聞樂見的。
(石破天劇照)
后期練成了《太玄經》的狗哥已經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若你無法感知他的強大,不妨以書中其他角色作為參照,旭山道長能徒手熔銅牌,卻被張三李四一掌打死,而張三李四在俠客島上也只是龍木二位島主眾多弟子中的二位,龍木二位島主實力仍在他們之上,可石破天卻壓制了龍木二位島主,其實力是肉眼可見的強。
《神雕俠侶》末尾,楊過與小龍女退隱江湖之后便再沒出現在武林中,金庸是以郭襄的視角踏遍了整個武林也沒聽聞過楊過的消息,似乎楊過夫婦的故事就到此結束了。
也正因為有這種錯覺,《倚天屠龍記》中黃衫女子登場的時候才能給讀者一種眼前一亮之感,她承載的是讀者對楊過和小龍女的追憶,那句「終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俠侶,絕跡江湖」更是讓無數「往事」浮上心頭。
(黃衫女子劇照)
不過作為楊過夫婦的后人,黃衫女子的武功水平是超一流的,但金庸賦予她「黃衫女子」的這稱號著實有些敷衍了,連個名字都沒有,著實不該。
要論金庸筆下最神秘的人物,《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一定榜上有名。
當年的藏經閣大戰可是匯聚了天龍四絕以及「南慕容」慕容復這五大高手,可誰能想到,一個平平無奇的老僧人會成為這場對決中的「主角」。
你看掃地僧登場時是什麼模樣?原著道:「只見窗外走廊之上,一個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掃帚,正在弓身掃地。這僧人年紀不小,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須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樣。」
(掃地僧劇照)
從外貌來看,掃地僧就不像高手,而從讀者賦予他這「掃地僧」的稱謂,也并不能顯得他很強,可他一出手,天龍四絕便自嘆不如,哪怕是向來狂妄的鳩摩智也佩服「這老僧果然有些門道」,至于掃地僧姓甚名誰,金庸始終沒交代清楚。
可以說這十人是金庸筆下最低調的高手,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哪些高手的名字聽起來像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