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關羽北伐,先勝后敗,敗走麥城,于臨沮被江東所擒,不久被除。如果換成馬超敗走麥城,他是否能夠順利逃脫呢?答案很明確,馬超能夠順利逃脫,逃回益州,分析如下。
其一,馬超出身于騎兵,騎術精湛,是西涼第一勇士。
馬超是西涼馬騰之子,號稱「西涼第一勇士」。早在公元196年,剛剛20歲的馬超已經跟隨父親馬騰南征北戰了。當時馬騰和好哥們韓遂因為部下之間的一些小摩擦,大打出手,真刀真槍互相攻伐。馬超年輕氣盛,沖鋒陷陣,和韓遂部將閻行爆發大戰。兩人打到最激烈的時候,閻行的矛被馬超用力折斷,閻行只能拿著斷矛和馬超繼續作戰,差點刺到馬超的脖子除掉馬超。
因此,馬超不但在演義中驍勇善戰,在正史上也是一個在兩軍陣前較量的大將。
再加上西涼人本身善于騎馬,而馬超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馬超處在關羽的位置,被曹操和孫權兩方軍隊前后夾擊,即使失利,也能憑借精湛的馬術順利逃走。在演義中,關羽的赤兔馬年老,馬失前蹄,這才被絆馬索絆倒,關羽被馬忠所擒。如果換成馬超,是不會有這種失誤的,因為他最不缺的就是寶馬良駒。
其二,馬超多次敗給曹操,順利逃走。
關羽有多次被俘經歷,如徐州之戰中,劉備集團被曹操擊敗,劉備和張飛兩人順利逃走,而關羽卻被困在下邳城,不久被俘(演義中關羽和曹操約定三事降曹)。由此可知,關羽在戰敗之后,逃走水平有限,在重圍之中很難全身而退。關羽兵敗樊城城下,退路又被東吳呂蒙截斷,荊州(南郡)被奪,關羽只能暫時退守麥城,隨后突圍,在距離益州只有20公里的臨沮被擒。
馬超雖然多次敗給曹操,但是都順利逃走,轉危為安。
公元211年三月,曹操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地盤,攻打漢中的張魯。這個是顯而易見的「假途伐虢」之計,馬超、韓遂等關中十個軍閥為了自保,聯合在一起抗曹。剛開始,馬超、韓遂的軍隊士氣正盛,打得曹軍節節敗退。曹操如果不是「割須棄袍」,他很可能倒在馬超的槍下。
但是由于馬超、韓遂等軍閥本身就不和(馬騰曾和韓遂為了小事情,鏖戰不休),為了各自利益才勉強捆綁在一起。曹操于是采納賈詡的離間之計,成功離間馬超和韓遂兩人,馬超遭遇慘敗,順利逃走。
公元212年正月,馬超席卷隴上諸郡縣,卷土重來,占領涼州,聲勢浩大。但是在夏侯淵援軍到達之后,馬超遭到慘敗,再一次逃走,投奔漢中的張魯。
馬超兩次戰敗,兩次逃走,如果他在荊州,戰敗之后,也能夠順利逃脫,逃回益州。
其三,馬超可能不會圖謀重新奪回荊州(南郡),而是一心想逃走。
關羽是劉備最信任的得力干將,非常有責任心。劉備、諸葛亮、張飛、趙云等人相繼入川之后,將留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關羽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在他的手里丟了荊州,他感覺辜負了大哥劉備,心中過意不去,時刻想著奪回荊州(南郡)。因此,關羽聽聞江陵和公安兩個城池被東吳呂蒙奪取之后,第一反應不是逃走,而是回師,準備奪回荊州。
關羽正是和呂蒙接洽,伺機奪回荊州的時候,手下軍心不穩,士兵四散奔逃,才造成了關羽的慘敗。
如果關羽以保命為主,他很可能在戰事不利的時候,徹底放棄荊州,輕裝簡行,逃回荊州。
馬超太自私自利了,他為了自己的權勢,不顧遠在長安的父親、兩個弟弟等宗族二百多人的安危,反抗曹操,導致宗族二百多人被曹操以謀反罪除掉。試問,這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能干得出來的事情嗎?
如果換成馬超敗走麥城,他考慮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奪回荊州,而是保住自己的小命。當時蜀軍只要不伺機奪荊州,呂蒙也不會趁機對其斬草除根,「困獸猶斗」的道理呂蒙還是懂的。
結語
如果換成馬超敗走麥城,他能夠順利逃脫,是不會被東吳呂蒙擒獲的。因為馬超騎術精湛,又有兩次成功逃跑的經驗,再加上他為了自己,不顧一切的性格,很可能逃出呂蒙的包圍圈,逃回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