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張無忌幼時身中玄冥神掌,雖然吃足了苦頭,但這對他來說并非全是壞事,禍福從來都是相依的。看完倚天,常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張無忌小時候沒有中玄冥神掌,而是從小就接受張三豐的教導,他能否達到此前成就,武功能否達到張三豐的高度?
張無忌十歲時,張翠山和殷素素擔心若是一直身處冰火島,對張無忌未來的成長不利,于是帶著張無忌回返中原。但才到武當山附近,張無忌就被玄冥二老劫走。
在張三豐的百歲壽誕上,張翠山不愿透露義兄謝遜下落,又對妻子傷了三師兄俞岱巖愧疚于心,一時激憤橫劍自刎,殷素素也追隨丈夫而去。張無忌也身中玄冥神掌,生命垂危。
在張三豐和武當六俠的全力救治下才挽回了性命,但身上的寒毒卻無法除盡,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張三豐帶著張無忌四處求治也無濟于事,直到來到胡蝶谷,被胡青牛施展妙手,才勉強保住了性命。
因為要送年幼的楊不悔前往昆侖山光明頂投奔楊逍,張無忌這才不遠萬里前往西域昆侖,最終福澤深厚,掉入昆侖山脈的一個山谷,得到尹克西、瀟湘子二人留在白猿中的九陽真經,這才徹底消除了玄冥神掌的寒毒。
用了四年多的時間修煉,張無忌初步將九陽真經四卷修煉完成。出山后機緣巧合被裝入布袋和尚說不得的乾坤一氣袋中,被成昆用內力攻擊,這才打通了全身穴道,真正將九陽神功練成。
此后的張無忌以圓滿級的九陽神功為基礎,半天多時間就將乾坤大挪移修煉至第七層。武當山上只用短短一天多時間就學會張三豐苦心創出的太極神功,詭異絕倫的圣火令神功對張無忌來說也是輕而易舉就學會。
看了這些,是不是覺得張無忌天賦驚人,悟性出色,屬于喬峰那種對武功一學就會,一會就精的武學天才?
在我看來,張無忌資質肯定不差,但遠遠達不到武學天才的程度。他能20歲左右就成就驚人,內力深厚無比,僅次于百歲高齡的張三豐,也是和天龍中的段譽、虛竹那樣開了掛,完全是主角光環在起作用。
因為身中玄冥神掌,體內一直存在寒毒,在學習九陽神功時,體內的寒毒充當的就是對手的作用,與之不停對抗,九陽真氣才會進展迅速。再加上昆侖山谷中有著白魚、靈桃這樣的神奇東西,這才讓張無忌短短數年就練成了九陽神功。
此后將九陽神功練到圓滿更是極為巧合,原著中也說了除了張無忌,此后再難有人有此奇遇。九陽神功是斗酒神僧針對九陰真經的缺陷苦心思索創出,站在了前無古人的高度,原著中直接說出了「天下內功皆不脫九陽神功之樊籬」。
九陽神功圓滿也將張無忌推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此天下內力在他面前皆沒了秘密。
而乾坤大挪移也有和九陽神功一樣的優點,不同的是乾坤大挪移側重于勁力運用,在這方面完全就是綱領性的武學。而所有武功幾乎都脫離不了內力和勁力的運用。正是因為有這兩門武功加成,張無忌才能在首次出場對陣少林空性大師時,甫一交手就將對手的龍爪手絕學復制了過來。
在這方面,張無忌甚至要強過張三豐。以張三豐的修為,其他對手的武功他看一眼輕易找到對手武功的破綻,或者想出破解辦法肯定可以做到,但想要像張無忌這樣開掛般完美復制對手武功是不太可能的。
脫離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張無忌不說被打落塵埃,起碼要從千年一遇的武學奇才變成普通的天才。
如果張無忌沒有中玄冥神掌,而是留在武當山由張三豐親自教導,我覺得他的成就最多也就是超過俞蓮舟,最多成為一流巔峰高手,想要達到張三豐那般成就難比登天。
倚天原著中說過張三豐收徒弟時首重品性,但武當七俠能被張三豐看中,學武的天賦肯定不會差得太多。
這點從武當七俠后期皆成為一流之上的高手就可以看出來。
張無忌的父親張翠山是張三豐最為看得的徒弟,悟性資質堪稱是武當七俠之冠。他的母親殷素素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女兒,資質也不太可能差。張無忌有這樣的父母,學武天分也不太可能會差。
但武功能達到什麼成就,除了天分、奇遇之外,還得看所學的武功屬性。張三豐所創的武當派屬于道家,雖然武當武功脫胎于九陽神功,但也屬于道家武學,自然脫離不了道家武學的特點,那就是四平八穩,重在積累,前期進展較慢,但卻后勁十足。
武當七俠首次出場亮相時,武功皆未達到巔峰。特別是像張翠山,剛出場時二十余歲,武功也不過是二流而已。到后期武當七俠中剩下的宋遠橋、俞蓮舟達到一流頂尖高手的境界時年齡差不多都到了五十多歲。
在學會了張三豐所創的太極神功后才真正達到巔峰,特別是俞蓮舟,修為完全不輸于成昆這種頂尖高手。
張無忌若是跟隨張三豐在武當習武,必然不可能學會九陽神功,自然也沒有了奇遇,只能按部就班地修煉武當九陽功,等基礎牢靠之后,或許會被張三豐傳授純陽無極功。按張無忌的資質,我覺得他肯定也會成為頂尖高手,但這需要一步一步積累,可能會需要四十年左右的時間。畢竟內功的修煉除了有大機遇外,只能靠水磨功夫,慢慢一點一點來積累。
沒有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的加成,張無忌的上限也不會太高,張三豐會成為了他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甚至壓根不可能達到倚天結局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