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中,最惹人注目的莫過于書中的那些大俠,他們身懷神功、懲奸除惡,理所當然會成為讀者追捧的對象,相對而言,書中的其他角色則難以獲得讀者的認可,甚至有的角色純粹就是為了襯托大俠而存在的,他們甚至會留下不好的名聲。
比如《神雕俠侶》中的郭芙這個角色在讀者嘴里收獲的多半都是負面評價,她刁蠻任性又無腦,不尊重大小武的感情,甚至還留下了主角楊過的一條手臂,討人喜歡的事他一件沒做。
(郭芙劇照)
不過你若真這麼看郭芙,那可就真是偏見了,其實金庸筆下固然有不少臉譜化的角色,但郭芙卻不是如此,這個角色是有多面性的,后來的郭芙甚至做了四件影響武林的大事,遠比郭襄偉大,成就不輸她父親郭靖。
《神雕俠侶》故事的前半段中,郭芙這個角色的確是可以用「一無是處」來形容,但凡有她出現,總伴隨著各種意外,至少楊過夫婦就被她害得不淺。
不過到了故事的后半段,郭芙作為郭靖、黃蓉的女兒,已然有了幾分俠女氣質,比如當她被李莫愁擒住之時,她并沒有低頭求饒,而是直面女魔。
再到后來郭靖鎮守襄陽之時,她與夫君耶律齊雖然沒有頂尖實力,卻也兢兢業業地協助父親守城,這一點就遠比她妹妹郭襄值得贊頌,郭芙與父親一同守城之時,且不知郭襄在何處游山玩水。
(郭襄劇照)
有人說郭靖最終倒在襄陽時,也不見郭芙在身邊,這倒不假,書中是以周芷若的視角提及了這段往事:「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
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但從郭襄告知自己的弟子「郭芙是個魯莽暴躁之人」,她或許是故意沒提姐姐協助父母守城,不過即便郭芙夫婦不在襄陽,也是合理的,因為對于他們而言,當時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耶律齊是丐幫幫主,你可能只注意到他武功不俗的特點,從表面來看,在群雄退場之后,他的確會成為郭靖身邊最強的戰斗力之一,但問題在于他丐幫幫主的身份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打理丐幫事務。
(丐幫劇照)
「打理丐幫事務」,似乎一幫乞丐也沒什麼可打理的,但多數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亂世多難民,耶律齊要管理的不僅僅只是丐幫原本的那些幫眾,還有因為戰亂而加入丐幫的難民。
可想而知,當時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而丐幫就是他們最合適的去處,郭芙自然要輔佐夫君一同打理丐幫事務。
郭靖夫婦早已知道襄陽城破只是時間的問題,他們自然不會什麼都不做,但讓他們棄城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的做法是將自己手頭的《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兩本寶典傳承下去,以待后世有志之士得到兩本寶典之后一統武林,驅逐蒙古人。
想法是好的,可是他們該怎麼執行這計劃呢?從表面來看,就是打造倚天劍和屠龍刀,繼而將秘籍放在刀劍之中,再分別由郭襄、郭破虜來保管刀劍,不過這是舊版的設定。
不少讀者也發現了問題,熔鑄刀劍需要極高的溫度,秘籍如何能直接放在刀劍之中?顯然這是不合理的,于是金庸在新修版中修改了設定,刀劍中藏著的不再是秘籍本身,而是兩塊鐵片,鐵片上則刻著存放秘籍的地點信息。
(郭靖劇照)
如此一來,這個計劃便多了一環,那就是需要一個人來將秘籍護送到指定的存放地點。
顯然這個任務是不可能由郭靖夫婦來執行的,他們一刻也離不開襄陽,同時也不可能是由郭襄、郭破虜來執行,他們手中已經各持刀劍,若秘籍再放在他們身上,刀劍還有什麼意義?
而且要執行這個護送秘籍的任務還需要符合三個條件,首先這人要是郭靖夫婦信任之人,其次這人需要有一定的實力,第三,這人還需要熟悉桃花島的種種機關,如此一來,只有郭芙、耶律齊夫婦適合執行這個任務,所以兩本秘籍多半就是由他們護送到桃花島上的。
等于說郭芙又幫郭靖完成了一件大事。
除了協助父親守城、打理丐幫事務、護送秘籍之外,郭芙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生下一子,并且將他引入正道。
郭芙和耶律齊有孩子嗎?多數人肯定會有這個疑問,因為翻遍《神雕俠侶》,也不曾有任何關于「郭芙之子」的信息,這倒不假,甚至還有人納悶郭芙和耶律齊成婚十幾年為何沒生孩子。
也正因為二人沒有留下任何后人的跡象,多數人甚至猜測后來郭靖的倒下還是因為耶律齊的背叛,其實你若是讀過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的話就會知道耶律齊是被冤枉了。
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一回中就借俞蓮舟之口提到了耶律齊和郭芙的后人:「俞蓮舟見他背上負了六只布袋,心想這是丐幫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干出這種卑污行徑來?何況丐幫素來行事仁義,他們幫主耶律淵如又和大師哥宋遠橋是極好的朋友,這事可真奇了。」
(耶律齊劇照)
這人是丐幫幫主,還姓耶律,短短數十年間,中原第一大幫有兩位姓耶律的幫主,你說他不是耶律齊和郭芙的后人,那能說得通嗎?毋庸置疑,耶律淵如就是郭芙的兒子,而且從俞蓮舟的說法來看,他為人正直,自然是個合格的幫主。
從這里來看,郭芙不僅把自己活成了一個俠女,還將后代教導成了大俠,為丐幫留下了一位好幫主。其實郭靖守襄陽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而從實際意義來看,郭芙的所作所為且不說超越父親,至少成就是不輸父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