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創造出了不少深入人心的武林門派,不過要論其中最強大的門派,始終還是少林派,一句「天下武功出少林」便足以解釋一切。
盡管金庸筆下的少林派也有過沉寂期,比如「雙雕」時代的少林派就幾乎沒有參與武林紛爭,但這個門派之強并不在于它盛極一時,而在于它源遠流長。
那麼在歷代少林高僧中,哪十位能夠排在前十的位置呢?
玄慈作為少林方丈,實力自然是不弱的,奈何他所處的是群雄爭霸的天龍時代,以至于他遠不如「一僧、二掛、三老、四絕」亮眼,但毋庸置疑,多數人是低估了玄慈的實力。
(玄慈劇照)
作為當年雁門關事件的帶頭大哥,玄慈早年間自然就有了一流高手的實力,否則中原群雄如何會聽他的號令?后來他又習武三十年,武功自然是更上一層樓。
其實玄慈在書中與蕭峰有過一戰,你且看當時是何情況:「喬峰一愕,立即醒覺,那老僧的掌力不是擊向他背心,卻是對準了虛清的后心。喬峰和虛清素不相識,原無救他之意……喬峰回鏡擋架之時,已提著虛清躍向屋頂,只覺他身子甚輕,和他魁梧的身材殊不相稱,但那破鑼似的聲音一響,自己竟在屋檐上立足不穩,膝間一軟,又摔了下來。他自行走江湖以來,從來沒遇到過如此厲害的對手。」
從這里來看,玄慈的實力不在蕭峰之下,至少二人的差距沒有大到一方能夠秒掉另一方的程度。
金庸的故事中有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書中的大奸大惡之人只要投身少林,仿佛就能洗刷一身的罪孽,比如「星宿老怪」丁春秋后來就是被關押在少林寺中。
(丁春秋劇照)
論武功,丁春秋應該算是除了「一僧、二掛、三老、四絕」之外最頂尖的高手,尤其是他還善于用毒,這類高手比一般的武林高手又更讓人難以防備。
丁春秋后來受制于虛竹的生4符,自然是不敢繼續作惡了,只能甘心留在少林寺中修佛,在少林群僧的指點下,丁春秋多半也會洗心革面,成為少林高僧,他的實力應該是與玄慈在伯仲之間,但他若用毒的話,那玄慈多半就不及他了。
《倚天屠龍記》中的主角張無忌被金庸定為「全書第一主角」,盡管這種說法未必能說服每一位讀者,但從表面武功配置來看,張無忌的配置的確是接近完美的。
乾坤大挪移、太極都能借力打力,九陽神功提供無窮的內力,圣火令則詭異莫測,可即便是擁有了四大神功加持的張無忌仍是跨不過三渡這三位高僧。
書中三渡擺下金剛伏魔圈的陣法等待張無忌挑戰,可張無忌先后三次闖陣,甚至在找了幫手的情況下也始終未能破陣,三渡已經達到了心意合一的境界,無疑就是倚天時代的天花板。
(渡厄劇照)
不過三渡的弱點也很明顯,他們心中始終沒有放下仇怨,比如聽到陽頂天這個名字時,他們的反應就不像得道高僧該有的樣子:「黃臉老僧道:‘自然識得。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余年的枯禪?’這幾句話說得平平淡淡,但其中所含的沉痛和怨毒顯然既深且巨。」
根據掃地僧的說法,真正的高僧不該如此,可見三渡的境界與排名靠前的幾位高僧還有差距。
《天龍八部》中在少林寺洗心革面的惡人可不僅僅只要丁春秋而已,蕭遠山和慕容博所行之惡絲毫不比丁春秋少,他們后來的結局也是被掃地僧點化,在少林寺潛心修佛。
蕭遠山和慕容博的實力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而這二人的實力應該都是在玄慈之上的,這一點從蕭遠山的身手便不難看出。
(蕭遠山、慕容博劇照)
當年玄慈集結了中原二十一位高手圍攻蕭遠山,你看蕭遠山是如何殺敗群雄的?
原著道:「那遼人雙臂斜兜,不知用什麼擒拿手法,便奪到了我們兩位兄弟的兵刃,跟著一刺一劈,當場除掉了二人。他有時從馬背上飛縱而下,有時又躍回馬背,兔起鶻落,行如鬼魅。不錯,他真如是個魔鬼化身,東邊一沖,除掉了一人;西面這麼一轉,又除掉了一人。
只片刻之間,我們二十一人之中,已有十一個倒在他手下,那十一人均是武林好手。」
三十年前的蕭遠山便已有了鬼魅般的身法,同樣習武三十年,玄慈自然是難以追上他的腳步了。
在多數人看來,掃地僧就是「金庸全書第一高手」這一頭銜的有力爭奪者,他在書中展現的實力也的確是足以碾壓天龍四絕的級別。
當時鳩摩智對他發起偷襲,在場群雄都沒察覺到鳩摩智的出招,而掃地僧卻輕松擋下了那一招無相劫指,而且他并沒有還擊,只是將鳩摩智的勁力化去,可見二人境界差距之大。
(掃地僧劇照)
而后來蕭峰雖然有一掌將掃地僧打得吐血的戰績,但受傷的掃地僧卻依舊能憑借輕功飛身離去,蕭峰居然還追不上,這里也能看出蕭峰所代表的「天龍四絕」級別的高手是遠不如掃地僧強的。
掃地僧雖強,但天龍時代的第一高手卻不是掃地僧,而是一位習武成癡的僧人,那人便是「玄」字輩的玄澄。
玄澄雖然沒有在正篇故事中直接登場,但他的實力卻得到了掃地僧以及少林群僧的認可,書中是借掃地僧之口提及了這位高人。
原著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但練將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本寺玄澄大師一身超凡絕俗的武學修為,先輩高僧均許為本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
只可惜連掃地僧都認可的玄澄大師因為習武走火入魔,還未登場就已淪為廢人。
相對而言,本榜單的第一名幾乎是沒有什麼懸念的,作為少林派的祖師,達摩理應坐在榜首的位置。
(達摩祖師劇照)
不過金庸筆下的達摩其實可以分為兩個版本,連載版中的達摩甚至不是「少林之祖」,而更應該稱為「武林之祖」,因為連載版中就連《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都是達摩所創。
當然,即便是金庸修改后的版本,達摩祖師的境界也依舊是其他少林僧人難以企及的,他是當之無愧的少林第一高僧。
只能說少林派能源遠流長不是沒有道理的,少林寺中的確是臥虎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