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傳》書末,郭靖已然從當年的憨小子成長為武林中的絕頂高手,但唯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知道他到底成長了多少,還需要一場「成人禮」,于是金庸讓郭靖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擊敗了洪七公和黃藥師。
而《倚天屠龍記》的故事中,作為武林后輩的張無忌在書中也有明顯的成長軌跡,可直至書末,他也不曾挑戰師公張三豐,也正因為如此,讀者始終認為張三豐是要強于張無忌的,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張無忌劇照)
若「二張」真的來上一場比試,哪一方又能獲勝呢?
張三豐的實力有多強?還真不好說,其實張真人在書中出手的次數并不多,多數人尊敬他,更多的是因為他是武林前輩,與他同期出道的郭襄早已不在人世,諸如木靈子、百損道人、無色禪師等同期強者也都已駕鶴西去。
當然,天山童姥說過,一個內力極深的人要死去沒那麼容易,對于一位絕頂高手而言,活得久,也是實力強的一種體現。
不過書中也的確是讓張三豐顯露過身手的,諸如他帶張無忌去少林派求醫時,空性說要以舉寺之力來對抗張三豐就不談了,畢竟沒有發生的事,結果會如何也不好說,但張三豐一招秒剛相卻多少能說明問題。
張三豐會被剛相偷襲并不讓人意外,倒不是因為他年事已高,反應能力下降,更多的是因為對方是打著「少林派」的旗號前來見他,而張三豐早年也算是少林派門人,自然不會對剛相有所防備,他在重傷之下能夠一掌擊斃剛相,這已是十分夸張了。
但除此之外,張三豐也沒有其他出彩的表現了。
反觀張無忌,作為后輩,他是否達到了師公的水準?都說習武之人要講究一步一個腳印,但「主角光環」就是用來打破時間的桎梏的,張無忌在擁有了完整的九陽神功之后,便已經有了堪比師公的內力。
(張三豐劇照)
比如他在武當山替張三豐療傷時,書中便以張三豐的視角給出了這麼一番評價:「張三豐于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的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因自己練功數十載,積力深厚,來力尚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汩汩然、綿綿然,其勢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愛之意,顯得內功已臻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神雕俠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于當世高人,除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達此境界。」
張三豐是自己通過時間積累的內力,自然更為醇厚,但單論內力儲量,張無忌已然不輸張三豐。
除了內力極深之外,張無忌還有乾坤大挪移、圣火令的加持,甚至就連張三豐引以為傲的太極神功也被他學去,從這一點來看,無忌孩兒超越師公只是時間的問題,甚至從理論上來看,他已然不輸師公。
不過若以《神雕俠侶》中那老頑童的一次出手來分析,二張的實力差距就更明顯了。
都說太極是張三豐最得意的武功,其實早在數十年前,周伯通已經悟出了「太極」,他在蒙古大營時就以太極勁戲耍蒙古群雄。
原文道:「那盤子平平地貼著桌面飛來,對準了一盤烤羊肉一撞,那盤羊肉便向老人飛去,牛肉盤在桌上轉了幾個圈子,停住不動。原來他使的是股‘太極勁’,如太極圖一般周而復始,連綿不斷,若在空曠處擲出盤子,那盤就會繞身兜圈。」
(蒙古群雄劇照)
周伯通只是將這門武功命名為空明拳,其實他也懂得太極之道,從理論上來看,周伯通也擁有四兩撥千斤的能力,可實際呢?
當年他與金輪法王一戰時,他的空明拳也不好使了,那金輪法王將龍象般若功修煉至第十層之后便有了十龍十象之力,你看周伯通是如何應對的?
原文道:「周伯通吃了一驚,料知對方拳力有異,不敢硬接,手肘微沉,已用上空明拳中的功夫。」
他根本不敢與金輪法王剛正面,就因為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技巧是毫無意義的。
(周伯通劇照)
而張無忌的力量可絲毫不比金輪法王弱,甚至是遠勝于金輪法王。
在張無忌出現之前,從來就沒人能將乾坤大挪移修煉至頂層,明教歷代教主中,將這門武功修煉至最高的也只是第八代的鐘教主,他只修煉了五層,并且在練成當天便走火入魔而死,他們練不成這門武功的理由很簡單,就在于金庸賦予它的設定過于強大。
七層的乾坤大挪移有多厲害?光明右使范遙在未表明身份之前就差點死在了張教主的手中,你且看這段描述。
原文道:「張無忌運起乾坤大挪移心法中第七層功夫,將他掌力漸漸積蓄,突然間大喝一聲,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爆發時儲滿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決,洪水急沖而出,將苦頭陀送來的掌力盡數倒回。這是將對方十余掌的力道歸并成為一掌拍出,世上原無如此大力。苦頭陀倘若受實了,勢須立時腕骨、臂骨、肩骨、肋骨齊斷,連血也噴不出來,當場血肉模糊,死得慘不可言。」
(范遙劇照)
山洪暴發是何等巨力?書中甚至都給不出一個具體的數值,只說「世間本無如此大力」,金輪法王那千斤之力便已不是五絕級別的高手所能接下的,百歲的張三豐也不過只是堪比五絕而已,他又如何接得下徒孫這一招重擊?
所以根據書中的設定來看,張三豐與張無忌只要對拼一掌便能夠分出勝負,然而張無忌不過是個虛擬的人物,張三豐則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一代宗師,金庸不會為了一個虛構的角色去毀了一代宗師的高大形象,張無忌自然沒有機會挑戰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