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無忌的歸隱,金庸「射雕」三部曲正式告終,故人已去,江湖似乎又回到了那個無聊的時代,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結尾交代了,張無忌最后帶著趙敏去了蒙古,他將明教教主之位傳給了楊逍,打算從此不再踏足中原武林:
周芷若問道:「你明天送趙姑娘去蒙古,她從此不來中土,你呢?」張無忌道:「我多半也從此不回來了。你要我做一件事,是什麼?」
他身上藏著多門武林絕學,其中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圣火令神功皆是當時武林中的蓋世奇功,如果就此隱居,豈不可惜?乾坤大挪移、圣火令神功咱們暫且不提,單單九陽神功這門神奇武學后世難道就無人習得嗎?那麼張無忌離世后,未來的武林中到底還有人會用這門武功嗎?答案是肯定的。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發生于元末明初時期,后來的武林則分別是《笑傲江湖》、《俠客行》、《鹿鼎記》這些時代,而在《俠客行》這個時代里,又出現了一個主角,這個人不僅學過九陽神功(他不懂,讀者也不懂),而且他的實力足以蓋過當年的明教教主張無忌,有情石破天上場。
石破天早期學了一門武功,名喚羅漢伏魔神功,這門武功十分了不起,具體咱們欣賞一下原文:
這門神功【集佛家內功之大成】,甚為精微深奧。單是第一步攝心歸元,須得摒絕一切俗慮雜念,十萬人中便未必有一人能做到。聰明伶俐之人總是思慮繁多,但若資質魯鈍,又弄不清其中千頭萬緒的諸種變化。乃【少林派第一精妙內功】,并兼陰陽剛柔之用。
解釋一下,按上文所講,羅漢伏魔神功乃是以少林佛家諸般內功為基礎,融佛門內功而成,神功之精妙在少林派里能夠排在《易筋經》、金剛不壞體神功(
個人感覺韋小寶的寶甲比這套神功方便多了)之上。
眾所周知,《倚天屠龍記》中,少林派的內功其實已經從純粹的佛門內功變為「九陽內功」,少林高手的內力或多或少都參雜了九陽內力,原因便在于無色禪師將九陽神功心法與少林內功相結合,這也是繼火工頭陀后元氣大傷的少林派能夠崛起的原因。
所以《倚天》時代已經往后的江湖時代里,少林內功都含有九陽神功,且少林派中本來就存在「少林九陽功」,羅漢伏魔神功以佛門內功為基礎,其中亦包含了九陽神功之精華,這一點不僅石破天不知道,讀者恐怕也無從得知。
所以石破天其實也學過「九陽神功」,書中一段原文里咱們也可以得到啟發:
陰陽內力相生相濟,功力大進。之后陰陽內功合而為一,體內陰陽交泰。此后石破天依然修煉。
等如有人家有寶庫,金銀堆積如山。內力充盈厚實,似有一股有質無形的力道,真似無窮無盡、永無枯竭一般。內功修為既到此境界,身隨心轉,無所不可,左右高下,盡皆如意。
內力陰陽融合、無窮無盡、隨心所欲,這與張無忌大成后的九陽神功的特點基本雷同。
所以石破天同樣是金庸筆下隱藏最深的高手之一,本來他僅僅評價炎炎功、羅漢伏魔神功以及丁家十八路擒拿手、雪山劍法、金烏刀法、上清觀劍法這些武學便足以稱為中原武林第一高手了(不包括俠客島上的高人),沒曾想后來他又在俠客島上窺透石壁上的武學,自此水火互濟,龍虎交匯,真真正正成長為武林究極高手,我愿稱之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也不知是哪一天上,突然之間,猛覺內息洶涌澎湃,頃刻間沖破了七八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
......「十步殺一人」的劍法尚未使完,全身肌膚如欲脹裂......其時劍法、掌法、內功、輕功,盡皆合而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劍(獨孤九劍之精髓,隨心所欲活學活用)......他情不自禁地縱聲長嘯,霎時之間,謝煙客所傳的炎炎功,內木偶體上所學的內功,從雪山派群弟子練劍時所見到的雪山劍法,丁珰所授的擒拿法,石清夫婦所授的上清觀劍法,丁不四所授的諸般拳法掌法,史婆婆所授的金烏刀法,都紛至沓來,涌向心頭。他隨手揮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覺不論是「將炙啖朱亥」也好,是「脫劍膝前橫」也好,皆能隨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內息,亦不須記憶招數,石壁上的千百種招式,自然而然地從心中傳向手足。
不論內力、實戰、招式還是武學心得,他都足以排在張無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