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射雕英雄傳》到《神雕俠侶》再至《倚天屠龍記》,這三部作品的故事一脈相承,武林的傳承十分直觀,而在這兩百年中,武林中最頂尖的神功莫過於《九陰真經》中所藏的武功,初代五絕為了爭奪這經書而展開了第一次華山論劍,《神雕俠侶》中楊過、小龍女也練了其中武功,《倚天屠龍記》中藏在倚天劍中的也是這本寶典,後落入周芷若手中。
(黃裳劇照)
能夠創出如此精妙的一本寶典,黃裳的實力自然是深不可測了,但讀過原著的人就知道,黃裳甚至都沒能做到統治一個時代,同時代有一位高手遠強于他。
一、黃裳的經歷
黃裳是一個隻存在於背景設定中的人物,他並沒有在故事中直接登場,不過金庸卻是借周伯通之口提到了關於他的一段往事,而其中就涉及到了一股強大的勢力——明教。
原著道:「那黃裳練成了一身武功,還是做他的官兒。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現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教門,叫做什麼‘摩尼教’,又叫‘明教’,據說是西域的波斯胡人傳來的。他們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聖先師,三不拜如來佛祖,卻拜外國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後,便下了一道聖旨,要黃裳派兵去剿滅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著實有不少武功高手,眾教徒打起仗來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麼沒用,打了幾仗,黃裳帶領的官兵大敗。」
黃裳即便是帶著官兵的情況下也沒能剿滅明教,不過他本人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後來他又私下去找明教的高手過招,並除掉了不少強敵。
(周伯通劇照)
原著道:「他心下不忿,親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戰,一口氣除掉了幾個什麼法王、什麼使者。
哪知道他所除的人中,有幾個是武林中名門大派的弟子,於是他們的師伯、師叔、師兄、師弟、師姊、師妹、師姑、師姨、師乾爹、師乾媽,一股腦兒地出來,又約了別派的許多好手,來向他為難,罵他行事不按武林規矩。」
後來的事熟悉原著的都知道了,黃裳家人盡數被除掉,他打不過這些武林高手,只能躲起來習武以待日後復仇。
二、明教的傳承
黃裳征明教的這段劇情發生在《射雕英雄傳》故事開篇之前,明教並未遭遇重創,那麼為何他們沒有在《射雕英雄傳》中出來參與武林紛爭呢?
而到了《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已經壯大成了足以匹敵正道六大門派的存在,似乎明教的傳承出現了問題。
照理說明教一直都很強大,就理所應當出現在《射雕英雄傳》中才是,除非有一種解釋,在黃裳隱居的四十年間,有另一位高手讓明教遭遇重創,這個時代有這般強者嗎?
三、隱藏的強者
連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都搞不定明教的這幫人,還有誰能夠擊敗他們?你看看楊過在邂逅神雕之後發現的那位前輩高人就明白了。
原著道:「縱橫江湖三十餘載,除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楊過劇照)
楊過曾推測過,獨孤求敗是六七十年前的人,這恰巧就是《射雕英雄傳》故事發生之前,而獨孤求敗既然自詡一生不敗,那麼這個時代被他擊敗的高手中自然也包含黃裳搞不定的那些明教高手與其他武林高手。
只要獨孤求敗的生平自述不是胡吹,那就說明了一個事實,也就是黃裳的實力雖強,卻是遠不及獨孤求敗,因為當年黃裳沒能做成的事,獨孤求敗做到了。
不過話說回來,獨孤求敗比黃裳強也是理所當然,畢竟金庸本人也曾提到過獨孤求敗是自己筆下最強的角色之一。